首頁 文物裏的早期中國

19 清華簡《管仲》【管仲小傳】

字體:16+-

戰國秦漢流傳的管仲故事,存在四大不可信之處

清華簡《管仲》

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如果說齊桓公是春秋第一霸,那麽管仲就是春秋第一相。可見,管仲確實是春秋史上一個關鍵人物,也正因如此,戰國秦漢學者抒發政治主張時,往往將一些符合自己觀點的傳說,套在管仲的身上,結果管仲被附會的事跡越來越多。

管仲出身並非貧寒——《史記》不可信

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六輯中,有一篇文章叫《管仲》。該竹簡記錄了齊桓公與管仲的對話。

戰國時的齊國有著當時天下的文化中心——稷下學宮,稷下學宮的學者專門編寫了一部《管子》,之後這部書直到西漢都一直有附益,可以說是一部集體創作的托古改製作品。其中不少故事相當精彩,以至後人耳熟能詳;也涉及一些政治、法律、軍事史料,被學者廣泛運用研究春秋齊國史。西漢時期大儒劉向、劉歆父子對其進行整理,當時共有五百六十四篇,刪去重複的四百八十四篇,定為八十六篇。今本《管子》全文僅有七十五篇,另外十一篇有目無書。

簡文內容主要講的是管仲與齊桓公的治國理念,其中有涉及“為君與為臣孰勞”的問題。管仲認為是臣勞,而齊桓公認為是君勞。齊桓公還拿自己作為例子,說“日三怵之,夕三怵之”,意為自己每天白天三次戒懼、晚上又三次戒懼。管仲最終同意了齊桓公觀點。

除了《管子》和清華簡《管仲》外,記錄管仲的史書還有很多。其中比較係統的有《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此外,《左傳》《論語》《戰國策》《韓非子》《說苑》《漢書》等也都零碎記錄了管仲的若幹言行。

其中公認《左傳》是記錄春秋史最可靠翔實的著作,而其他史書在敘述春秋史時,多少存在一些托古改製的成分。所以,我們要考察管仲的曆史,應該對戰國秦漢史料的記載認真辨析,尤其是一些基於大眾性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