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木客很少主動傷人,更不會擇人以噬,但絕大多數山中精怪不會這樣溫和安全。舊時粵西一帶,萬山叢中,潛伏著一種靠呼喚行旅姓名吃人的妖物。古人很看重名字的隱私,稱名為“諱”,是如無必要,諱於向陌生人透露的,即使友朋相交,能稱呼別號和表字,一般也不肯直呼其名,至於天子及家君的名字,等閑更不可宣之於口。這固然是儒家倫常禮法使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先民認為名字寄載著一個人的靈魂密碼,具有連通生命本源的神秘力量。
到後來,諱的應用範圍擴大,不獨死者,在生之人的名字也需要避諱了。生者姓名之諱,倒不是怕與幽冥有所牽扯,但故老傳說,一些黑巫術是以名字為媒介發動的,術士竊取無辜者的名字,吸收他們的生命力量化為己用,那些不幸泄露了名字而被邪術詛咒之人,從此厄運纏身,千災百病,至乎精魂耗散而亡。於是古人立起許多規矩,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名字,不肯輕易示人。此外,就算被叫到名字,最好也先看清發聲呼喚之人,再做回應,因為相傳還有些邪法和妖物,可以借由喚名和應聲這一呼一應的過程,與應聲者建立起一種氣機感應。最著名的例子,非《西遊記》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看家法寶“叫你名字你敢答應嗎”莫屬,金角銀角的寶物,應用的正是氣機呼應的原理,一旦答應,雙方氣機霍然連通,應聲者不免被吸入寶器,化為膿血。
好在當地山麓的旅社老板多知妖怪底細,每有山行客人至店投宿,老板都要先問一句:“客官日間過山嶺時,可曾被呼喚姓名,卻不見發聲之人?”客人答說:“有這回事。”老板再問:“當時可曾答應?”客人若說:“未曾答應。”自然萬幸大吉,相安無事。若是答應了,老板便道:“山中相喚的,不是人類,而是一種人頭蛇身、名為‘人首蛇’的妖怪。此妖凶詭無比,專能靠喚人姓名施毒布氣,客官既然答應了它,便已身中妖毒,今夜子亥之交,那妖怪就要來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