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江左名士袁枚有一位姓屠的朋友,早年在陝西兩當縣(今屬甘肅隴南)作縣尉時,用了一個廚子,姓張,生得高大魁偉,手腳俱長,有兼人之力,左耳好像被人用利刃割去了,留下一個瘡疤,使得形象上略顯怪異。有一次,張廚子幫人修繕房頂,從那兩丈高的簷上縱身躍下,渾若無事,屠縣尉看在眼裏,卻嚇出一身冷汗——他身負本縣捕盜責任,倘若自家廚子竟然是個江洋大盜,那可真是“三十老娘,倒繃孩兒”,這失察之罪,足夠毀了自己的前程!
於是屠縣尉私底下找到廚子談話,心想若此人果真是名飛賊巨盜,那麽也不必拿他解官問罪,最好不聲不響地打發他走路,以為彼此保全之計。
屠縣尉把話敞開來說,廚子一聽就明白了,“撲通”跪倒,磕了個頭道:“小的有下情上稟!容小人說完,老爺必可明鑒,小的實在是另有隱衷,絕非歹人!”
屠縣尉道:“你起來,你起來,有何隱衷,但說不妨。”
那廚子依言站起,理理思路,當時便說出一番話來。
廚子祖籍四川,明末清初的時候,“八大王”張獻忠在川地起事,天府之國淪為戰場,周回千裏,野無孑遺,幸存者為了活命,紛紛躲進深山。廚子的祖輩也隨著難民避禍到了藏邊邛崍山中,有一次上山采藥時遭逢奇遇,無意間得到一部古本異書的殘卷,習得了“嗅風”之術。此術專能從風中辨認上風處的野獸,包括數量、種類和距離,精準有如目擊,端的神驗無比。張家先人借此出獵,每每收獲極豐,父傳子繼,子傳孫承,此後世世代代,皆仰賴這門奇術在山中打獵為生。
廚子少年時代學成此術,跟著父輩兄弟往返於山林之間,練得輕若猿猱,力大無比。成年之後,他開始獨自出獵,有一次嗅到大群岩羊正在移動遷徙的氣息,忙飛步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