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的《小窗幽記》中有他對於書齋的見解:“餘嚐淨一室,置一幾,陳幾種快意書,放一本舊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飲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麵上俗塵,當亦撲去三寸。”書齋是文人揮灑筆墨,指點江山之地,同時也是尋找自我歸宿的場所。文人書齋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陳設,都反映出書齋主人的誌野情趣。劉禹錫的“陋室”、張岱的“梅花書屋”、乾隆的“三希堂”,齊白石的“一貓一人”,季羨林的“藏書萬冊”……書齋內的一書一器,都是源於主人的情趣。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文房:“書齋宜明淨,不可太敞,明淨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閑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一。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一,如吳中雲林幾式佳。壁間懸畫一,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亡,禽鳥人物不與也。或奉名畫山水雲霞中神佛像亦可。名賢字幅,以詩句清雅者可共事。上奉烏斯藏鏒佛一,或倭漆龕,或花梨木龕以居之。否用小石盆一……幾外爐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間當可處懸壁瓶一,四時插花,坐列吳興竹凳六,禪椅一,拂塵、搔背、棕帚各一,竹鐵如意一。右列書架一,上置《周易古占》……書室中所當置者。畫卷……各若幹軸,用以充架。”這段話包含了高濂對理想書房的要求,要“明淨”,空間不能過於寬敞,過於寬敞則會損傷“目力”。乾隆的“三希堂”藏珍寶無數,麵積卻也隻有小小的八平方米。高濂羅列的書房中的陳設品種繁多全麵,大到書案、小到糊鬥,還論及陳設的優劣,可謂詳盡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