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一瓶又一瓶,歲朝圖畫筆如生。
莫將片紙嫌殘缺,三百年來愛古情。
—— 鄭板橋
冬去春來,辭舊迎新,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王安石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國曆來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漢書·五行誌》雲:“歲首、正月、朔日,是為三朝。”也叫“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歲朝是一年中人們所向往的開始,人生中最是有趣的,一半是明月清風、山川湖海,一半是家長裏短、闔家團圓。
山河遠闊,不過人間煙火,古老曆史文化長流中,用於慶祝新年繪製的“歲朝圖”是一種節令繪畫。歲朝清供與博古起初是一脈的。博古最初是古代傳統器物玩賞的總稱,後來被賦予了新的定義,即拓印或模仿古器皿的繪畫,稱之為“博古畫”。之後博古通今之說流行於世,再演變為納福之意。為增加喜慶的氣氛,歲朝圖中出現了爆竹、觀燈等充滿煙火氣息的物件。
歲朝清供圖盛行於清中期,那是一個文風濃鬱的時代,它似乎是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結合。也與當時社會經濟文化密切相關,當時江南地區商賈貿易盛行,來自五湖四海的顧客齊聚一堂,一些達官貴族的社會地位尚高,有著高雅人士的格調品位,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部分畫家為追尋潮流,迎合市場,由畫山水轉為畫花鳥,一時有“花博古”之稱。
孔令偉在《“芙蓉蘸鼎”——古器物與繪本“博古花卉”》中指出:“以古器物配置花卉,這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中的一個特殊圖像類型,我們不能把它簡單地歸於‘花鳥畫’,更不能將之認作各類‘禮器圖’。將芬芳馥鬱的鮮花置於彩色斑斕的古器物之中,這是一種典型又純粹的‘審美’文化,它改變了古物的屬性,同時也為自然之物賦予了新的意義。”所以,我們要以優雅的姿態對待歲朝瓶花等作品,它們不僅奠定了千百年來的插花藝術,也表現了古典猶存的製瓶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