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
探索思考
隨著年歲漸長,我們與青春告別,“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一步一步“屏除竹絲入中年”,漸漸地也有了些許遺世獨立的味道。然而當邁入人生另一階段後,你會發現,過去那些青春記憶又覺醒了,這大概就是梁遇春所說的“第二度的青春”吧。
閱讀批注
人們到了相當年紀,大概不會再有春愁。就說偶然還涉遐思,也不好意思出口了。
鄉愁,那是許多人所逃不了的。有些人天生一副懷鄉病者的心境,天天惦念著他精神上的故鄉。就是住在家鄉裏,仍然忽忽如有所失,像個海外飄零的客子。就說把他們送到樂園去,他們還是不勝惆悵,總是希冀企望著,想回到一個他所不知道的地方。這些人想象出許多虛幻的境界,那是宗教家的伊甸園,哲學家的伊比鳩魯斯花園,詩人的Elysium El Dorado,Arca-dia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來慰藉他們彷徨的心靈;可是若使把他們放在他們所追求的天國裏,他們也許又皺起眉頭,拿著筆描寫出另個理想世界了。思想無非是情感的具體表現,他們這些世外桃源隻是他們不安心境的寄托。全是因為它們是不能實現的,所以才能夠傳達出他們這種沒個為歡處的情懷;一旦不幸,理想變為事實,它們應刻就不配做他們這些情緒的象征了。說起來,真是可悲,然而也怪有趣。總之,這一班人大好年華都消磨於綣懷一個莫須有之鄉,也從這裏麵得到他人所嚐不到的無限樂趣。登樓遠望雲山外的雲山,淌下的眼淚流到笑渦裏去,這是他們的生活。1吾友莫須有先生就是這麽一個人,久不見他了,卻常憶起他那淚痕裏的微笑。
1 借景抒情、指代
因生活困苦而流下眼淚,卻依然笑得出來,展現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句中出現了兩個“雲山”,前一個指現實生活,後一個指理想的世外桃源,表達了對“莫須有之鄉”的寄托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