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存在著散茶、粗茶,在民間,就一定存在著最簡單易行的撮泡法。
晚唐,皮日休在《茶中雜詠並序》中總結道:“自周以降,及於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皮日休對《茶經》問世之前的飲茶方式,講得有些誇張了。在陸羽推崇煎茶之前,其飲茶方式,確實是以煮茶為主,茶湯內需要添加某些輔料,故皮日休形容為“瀹蔬而啜”,並且這一飲法影響至今,也就是陸羽所講的“習俗不已”。民間很多生活習慣的形成,皆有其成因與合理性,並非靠一人之力或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的。唐代中期,李繁在《鄴侯家傳》中記載:“皇孫奉節王煎茶,加酥椒之類,求泌作詩,泌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奉節王,即是唐代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晚唐時,樊綽在《蠻書》中寫道:“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蒙舍,即今雲南巍山、南澗縣一帶。
在唐代包括之前,煮茶法與泡茶法,其實是並列存在著的。陸羽在《茶經·之飲》中寫道:“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痷通“淹”在此處可引申為痷茶,即是以水泡茶。先在瓶缶中投茶,其後注水,可視為是撮泡法的源頭。“瓶缶”,是指盛**的瓦器,小一點的缶,也叫瓶。瓶缶,其實就是腹大口小的湯瓶,隻不過在此時,可能還沒有增加持拿的把或柄以及出水的流口等。三國末年出現的雞首壺,大概是由盛水或者酒液的瓶缶演化而來的。因為最早設計的雞首壺,隻是在瓶口或瓶肩部位對稱地貼有雞首與雞尾,目的是為裝飾之用,雞首實心,不通壺腹,也不能用於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