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之解渴、食能療饑、有麵子、又實惠的撮泡飲茶之法,在民間曆來廣受著歡迎與推崇。
清代乾隆年間,茹敦和在《越言釋》中,有撮泡茶一條,其文曰:“今之撮泡茶或不知其所自,然在宋時有之,且自吳越人始之。”茹敦和,浙江紹興人,他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進士。茹敦和所言的“宋時有之”,是指宋代的同鄉陸遊,在《安國院試茶》的自注雲:“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
宋時的撮泡法,究竟起源於何時呢?茹敦和並沒有說清楚。在明代萬曆年間問世的《茶考》中,據陳師記載:“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北客多哂之,予亦不滿。一則味不盡出,一則泡一次而不用,亦費而可惜,殊失古人蟹眼鷓鴣斑之意。況雜以他果,亦有不相入者。味平淡者差可,如熏梅、鹹筍、醃桂、櫻桃之類尤不相宜。”陳師是杭州人,在明代,不但北方人會譏笑撮泡法這種喝茶方式,而且陳師對此也是不滿意的。這又是為什麽呢?陳師認為:以甌撮泡,首先,是茶水不能及時分離,要麽滋味不容易泡出,茶味淡;要麽茶湯容易泡濃,滋味苦澀。如果一次不能全部喝下,就會造成浪費。其次,撮泡法缺少了傳統點茶的擊拂、攪拌等環節,茶湯無法形成美麗的乳花浮盞,失去了宋代的古韻詩意。最後,更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在茶湯裏還要加入滋味很重的茶果、菜蔬之類等等。如此飲法,既失去了飲茶之清雅,“又豈獨失茶真味哉”。由此可知,撮泡法到了明代萬曆年間,不但沒有發展成熟,而且也因加入了茶果等,影響了茶之真香、真味,從而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輕蔑與疏遠。盡管如此,但這並不影響撮泡法在民間的廣泛傳播與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