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來看,
紫砂壺的發展過程
是從無到有,
從粗糙到精製,
從大壺到小壺。
紫砂陶器產自江蘇宜興,《辭海》對紫砂陶器的定義是:“紫砂陶器是用紫砂泥,紅泥或綠泥等製成的質地較堅硬的陶製品,陶器外部不施釉,經1100℃—1180℃氧化氣氛燒成。”由此點可以看出,一件紫砂器至少要經過1100℃的高溫燒造方為合格。高溫燒造的紫砂器結構致密,接近瓷化,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其器表含有細小顆粒,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紫砂泥大多是從開采的甲泥礦中精選出來的,它是紫砂土的主要礦源,甲泥在丁蜀地區俗稱“夾泥”。製作紫砂陶器的泥料又稱五色土,其不是單一的紫色。廣義地講,紫砂泥是紫泥、紅泥、綠泥、團泥四種泥料的總稱。
紫泥,屬泥質粉砂岩,舊稱青泥或天青泥,是製作紫砂器的主要原料。紅泥,屬泥質粉砂岩,紅泥可分為紫砂紅泥與朱泥兩種,是以燒成後呈色命名的一個大類。朱泥製品收縮率高,成品率低,較高的收縮率使得原礦朱泥有“無朱不皺”之稱。綠泥,屬粉砂質泥岩,也稱本山綠泥,其含鐵量較低,多與紫泥、紅泥配合後作為調配泥使用或用於粉飾紫砂胚體表麵。團泥,亦稱“段泥”“緞泥”,是以自然存在狀態命名的,不是單一品種礦料,是各種礦料的共生狀態,一般為綠泥和紫泥共生,燒成顏色多呈黃鍛色調。同一泥料當中含砂量越多,收縮率越小;含砂量越少,收縮率越大。收縮率小的泥料所製壺的成品率就高,收縮率大的泥料所製壺的成品率就低。泥料中的含鐵量決定了紫砂器燒成的色澤,鐵含量越高,呈色越深。紫砂器在正常的燒成氣氛中,隨著溫度的變化,胎質呈色也會產生深淺不一的變化,燒結溫度越高,器物的顏色就會越重。同一泥料在不同的燒成氣氛下,胎體色澤也會產生變化。清代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中對紫砂製壺的色澤曾做過貼切描述:“夫泥色之變,乍陰乍陽,忽葡萄而紺紫,倏桔柚而蒼黃。搖嫩綠於新桐,曉滴琅玕之翠;積流黃於葵露,暗飄金粟之香。或黃白堆砂,結哀梨兮可啖;或青堅在骨,塗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窯變,匪一色之可名。如鐵如石,胡玉胡金。備五文於一器,具百美於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