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懂點茶器

明代瀹散茶,茶器繽紛現

字體:16+-

明代中期,

炒青綠茶經過

虎丘寺僧的改良,

開創了我國綠茶焙烘的先河。

1368年,朱元璋推倒大元建立明王朝。無論是出於與元人連年戰爭對社會經濟的破壞而需要休養生息,抑或放小牛出身的朱元璋在立國之初確能體恤民間疾苦,總之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旨罷造立國後延續元代舊俗一直進貢的大小龍團茶,而“聽茶戶惟采芽茶以進”。明萬曆年間的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補遺》記道:“國初四方貢茶,以建寧陽羨為上,猶仍宋製,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采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明代談遷在《棗林雜俎》中記載:“明朝不貴閩茶,既貢,亦備宮中浣濯瓶盞之需。”可見元代貢茶產地武夷地區所產之茶在明代已經不受政府待見。嘉靖三十六年,建寧郡守錢業奏請免解武夷茶,至此作為貢茶的武夷茶退出了曆史舞台。

綠茶起源於唐代,初唐孟詵在《食療本草》中最早記錄了有關蒸青綠茶的製法:“茶,當日成者良。蒸、搗經宿……”其後中晚唐時的詩人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中留下了炒青綠茶出現的文字記錄:“山僧後簷茶數叢……斯須炒成滿室香。”那我們看看在散茶流行的明代,綠茶工藝是個怎樣的情況。首先,源自唐代的蒸青工藝已經很小眾了,主要存在於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江浙岕茶蒸青是個例外,此處不敘,留待後文再談。炒青工藝在明代大行其道,張源的《茶錄》記造茶:“新采,揀去老葉及枝梗碎屑……候鍋極熱,使下茶,急炒,火不可緩。待熟方退火,撤入篩中,輕團那數遍,複下鍋中。漸漸減火,焙幹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羅廩的《茶解》記載:“炒茶,鐺宜熱;焙,鐺宜溫。凡炒止可一握,候鐺微炙手,置茶鐺中。劄劄有聲,急手炒勻。出之箕上,薄攤用扇扇冷,略加揉挪,再略炒,入文火鐺焙幹,色如翡翠”,“茶炒熟後,必須揉挪。揉挪則脂膏溶液,少許入湯,味無不全。”可見在明代綠茶武火急炒,文火焙幹,伴有揉撚的炒青工藝已經相當純熟。明代中期,炒青綠茶經過虎丘寺僧的改良,香清味甘的烘青綠茶誕生在了蘇州的虎丘,開創了我國綠茶焙烘的先河。烘青綠茶是通過炭火產生熱量,利用熱風對茶葉進行幹燥。得益於濕熱作用,烘青綠茶的幹燥過程中茶葉內可溶性糖類與氨基酸會有明顯增加,雖然香氣略低於炒青綠茶,但整體口感更加淡雅舒適。明人追求閑適、清雅、恬靜的生活,茶以寄情,故烘青茶的出現極合乎士人的審美情旨。青藤畫派鼻祖徐渭說:“虎丘春茗妙烘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