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感冒發燒不用慌 寶媽用藥有妙方

第一節 講究一:因時穿衣

字體:16+-

因時穿衣,講究的是春捂秋凍,固護陽氣;夏養三伏,護陰養陽;冬養三九,充養陰精。這是一年四季穿衣的原則和目的,是因時製宜的具體體現。其中包含極為豐富的內容,讓我們一一看過去。

一、春捂秋凍、固護陽氣

“二四八月亂穿衣”,一個“亂”字道出了人們對春秋天氣忽冷忽熱的應變之舉。說亂也不亂,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就是在乍暖還寒的2月到4月不要急於減衣服,不妨捂一捂;到了秋高氣爽的8月到9月,也不必急於加衣服,不妨凍一凍。所以也有“凍九捂四”之說。

春捂秋凍是古已有之的一種養生方法,依據的是《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思想。早在元代,著名養生專家邱處機在《攝生消息論》中就說得非常清楚,說春天“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則“寒甚方加棉衣,以漸加厚,不得一頓便多,唯無寒而已”。

春捂:春不減衣,下厚上薄

春天來了,天氣開始轉暖,但有些地方的氣候一天三變,就像孩子的臉,太陽出來則風和日暖,太陽落山就寒風襲人,晝夜溫差大,乍暖還寒。所以,“春捂”提醒人們春天寒冷漸退,還是很冷的,還需厚衣保暖,以防受寒。故有“二月休把棉衣脫,三月還有梨花雪”之說。

中醫則從氣的陰陽消長進行解釋,春天氣溫變化較大,天氣乍暖還寒,說明陽氣升而未盛,陰氣減而未衰,人體陽氣也未完全達到肌表,抵抗寒邪的能力還較弱,特別是小孩要注意保暖,以防受涼受寒,即是“春捂”的寓意。“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養生的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保健良方。

開春以後就驟減衣服,極易使風邪入內,引起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不信可以看看各地方兒童醫院或兒科門診,每年入春之後是不是人滿為患?與其他季節相比,春季受涼感冒、流行性感冒、腹瀉、流行性腦膜炎、麻疹、風疹、水痘、腮腺炎的孩子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