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兒童的分析技巧
青春期兒童的分析,在很多關鍵方麵與潛伏期兒童分析相異。青春期兒童的本能衝動更為強烈,幻想活動更為豐富,他們的自我往往有著不同的目標,而且自我與現實的關係也較潛伏期兒童有所不同。另一方麵,這個階段的分析又與幼童分析有幾分類似,因為在青春期兒童身上,本能衝動與潛意識又再次占了主導地位,他們也有著更加豐富的幻想生活。而且在青春期兒童身上焦慮與情感的表現,就像幼時焦慮再度發作一樣,比潛伏期兒童來得更為猛烈。
對焦慮進行回避與修飾,是幼童自我的一項重要功能,而青少年的自我發展更為完善,於是能夠更好地執行這個功能。他們盡可能開發出各種興趣與活動(如體育運動等),以便能夠更好地掌控焦慮,對焦慮過度補償,或者將它藏匿於麵具之下,既不示人也不示己。他們以一種反抗的態度來達成這個目標,而這種態度正好是青春期的特質。這會給青春期階段分析帶來很大技術上的困難,除非我們能夠迅速切入病人的情感世界(他們的情感往往十分強烈,且主要在反抗移情中顯示出來),否則可能會導致分析突然中斷。我不止一次發現,這個年齡的男孩在第一次診療的時候,常常期待與我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
比如,十四歲的路德維希在第二次診療的時候沒有出現,他的母親好不容易才把他說服,讓他“再給分析一次機會”。在第三次診療時,我成功地讓他把我當成牙醫。他斷言他並不害怕牙醫(我的打扮讓他想起了牙醫),但是我對他帶來的素材進行解析,讓他相信事實恰恰相反。解析顯示了他不但認為牙醫(即我)會幫他拔牙,還會把他整個身體切成碎片。通過降低他這方麵的焦慮,我成功地建立起分析情境。在他後來的分析中也常常會產生大量的焦慮,但我可以把他對分析的阻抗大體保持在分析情境中,從而確保分析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