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法國人埃米爾·加博利奧塑造了偵探勒高克先生,很明顯,他將維多克作為原型。勒高克在《勒魯菊事件》(1866)首次登場,那時候他還隻是個不顯眼的法國警探,通過1866年到1880年發表的六樁案件,他名聲大振。盡管歇洛克·福爾摩斯評價勒高克是“不中用的笨蛋”,但是加博利奧的作品還是立刻受到大眾的歡迎。福格斯·休莫曾解釋說加博利奧在經濟上的成功催生了他本人的作品。休莫創作出了十九世紀英國暢銷書《兩輪馬車之謎》(1886),該書在世界範圍內銷售超過50萬冊。
在英國,罪犯和偵探的故事也存在於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中。盡管狄更斯並不被認為是一位偵探小說作家,但是他塑造了貝克特探長,這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偵探。當貝克特在《荒涼山莊》(1852-1853)中登場時,他成為警察的代表:誠實、勤勉、冷漠、自信,盡管不是非常華美、有**、讓人興奮。威爾基·柯林斯寫了兩部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懸念小說——《白衣女人》(1860)和《月亮寶石》(1868),並且在《月亮寶石》中塑造了克夫探長一角。克夫在英國以最優秀的警方偵探而著稱;他不是依靠天分,而是靠著百折不撓和旺盛精力解決案件。不幸的是,自《月亮寶石》之後就再也沒有了他的消息。
毫無疑問,十九世紀後期,英國公眾開始認識“警察”這一概念。1829年羅伯特·皮爾爵士在英國建立了警察組織,1856年正規的警察延伸到英國鄉村。1842年偵緝處——倫敦真正的貝克特探長們——加入到蘇格蘭場,僅有兩名偵探,沒有統一服裝。1868年,增加到十五名偵探。1878年,偵探和治安官相互獨立,偵緝處更名為犯罪調查處。因此,到十九世紀末,英國人熟悉了官方警察,也許像福爾摩斯一樣,認為他們是一群“壞蛋”,假使沒有別人的幫助他們就無法解決複雜的案件。和美國不一樣,英國法律條文和治安官關係密切,槍和暴力是犯罪的領域而不是警察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