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印度看印度

第二章 定居印度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003

字體:16+-

?草飼牛肉由於脂肪含量低,做厚切牛排一定不能煎太熟。簡單醃製,放冰箱熟成排酸24小時以上,取出後放置到室溫下,大火一分鍾內煎三分熟,非常鮮嫩多汁。我太太不敢吃帶血的東西,我隻能幫她薄切,煎全熟。

?我經常在家做肉糜,可以用來包餃子、做肉糜燉蛋,然而太瘦的牛肉做肉餡的口感不太好,這個時候就得選牛肚子上的肉。剛好這邊的印度人不吃肥肉,於是我就去羊肉攤討一些免費的羊油(印度的羊沒什麽膻味,我覺得吃著不過癮);再去雞肉攤討一些免費的雞腳,用雞腳熬雞皮凍,最後拌在一起做“三鮮”肉餡,肉餡同時包含牛、羊、雞的味道,層次極為豐富。

?印度童子牛的個頭跟羊類似,骨節粗細也類似豬肉,幾乎所有燒豬肉的辦法都可以適用:除了用牛軟骨做糖醋排骨之外,有時候買了太多的T骨牛排吃不掉,我索性就燒了牛排版的紅燒蔥烤大排;牛的筒子骨、扇子骨配鷹嘴豆熬鷹嘴豆牛骨湯,味道遠遠勝過豬骨黃豆湯;牛肉燉白菜、牛裏脊炒青椒、牛肉版的木須肉、牛肉版的獅子頭……到目前為止,隻有五花肉菜式是無法複製的。

?這麽物美價廉的牛肉自然不能藏著掖著一個人吃獨食,我盤算過要如何把這些牛肉帶回中國,於是成功地將它們做成了牛肉幹……

我在國內的時候,並不會做雞皮凍、牛肉幹之類的東西,也從沒想過要做,這些技能都是到印度之後才掌握的。我開通微信公眾號之後,引起了特別多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的共鳴。中國人想要在國外過得安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許多國內隨處可見的簡單食物,你身在國外就不得不想辦法自己做。

生活在海外不同國家的華人,擁有的物資豐富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在美、加、澳、新這種有華人社區的地方,基本上需要什麽都能買到,很多發達國家都有種類齊全的華人超市。印度可能是對定居於此的中國人來說最苦惱的一個國家,這邊的飲食習慣幾乎跟中國沒有任何共通之處,一大堆香料擱在眼前,估計都沒幾個中國人能認識。加爾各答曾經的華人社區,如今幾近凋零,而目前在這邊工作、生活的中國人的規模非常有限,並未形成新的社區。據我所知,印度隻在班加羅爾有一家華人超市,主要在網上銷售,能解決一部分華人對調味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