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尋近代中國

李鴻章拒絕學習日本

字體:16+-

洋務新政做了什麽事情?就是回應西方對中國一直的期待:外國資本進入中國來發展,外國商品進入中國,中國的市場向西方開放,外國人可以來中國遊曆,這些事情都通過《北京條約》得到了解決。

洋務運動的經驗究竟在哪裏?中國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力量,迅速、高效發展起來了。洋務運動開始之後,他們馬上發展的就是軍事工業。當然不像美國的自由體製,交給民營機構。在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用國家資本發展軍事工業速度是非常快的,從1861年開始到1867年,江南造船廠就可以製造出和在德國生產的質量差不多的槍、炮、船。這一點使當時清朝官員感到很自信。

日本的明治維新從1868年開始,到1871年時,日本有一個代表團到中國來,他們交流了對改革前景的看法。明治維新時,日本人的目標是脫離亞洲,轉型向西,要在遠東建立一個純粹的西方國家。日本人講,我們不會純粹發展經濟,更不會利用國家資本來發展經濟,而是希望發展一種自由經濟形態。這個代表團說中國的發展也可以這樣做。李鴻章說,這種東西隻適合小國,隻適合你們這種沒有文化根基的國家。中國是個大國,有自己的文明和本質,不可能像你那樣做!

過了幾年之後,日本的伊藤博文和李鴻章於1884年進行一次談判。伊藤博文說,李中堂,你應該改變一下中國的發展思路了,你們這種發展模式不可持續。這時日本的明治維新已經進行了十幾年,他們的經驗是允許自由經濟的發展,而且政府的責任就是允許自由經濟的發展。所以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有6000家民營企業,而中國沒有一家,隻有幾家大的國有企業。日本企業的效率非常高,對資本的運用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