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你早幾年,也許就是現在,到道騫司德的鄉下,你或許碰得到‘裘德’的作者,一個和善可親的老者,穿著短褲便服,精神颯爽的,短短的臉麵,短短的下頦,在街道上閑暇地走著,照呼著,答話著,你如其過去問他衛撒克士小說裏的名勝,他就欣欣地從詳指點講解;回頭他一揚手,已經跳上了他的自行車,按著車鈴,向人叢裏去了。我們讀過他著作的,更可以想象這位貌不驚人的聖人,在衛撒克士廣大的,起伏的草原上,在月光下,或在晨曦裏,深思地徘徊著。
天上的雲點,草裏的蟲吟,遠處隱約的人聲都在他靈敏的神經裏印下不磨的痕跡;或在殘敗的古堡裏拂拭亂石上的苔青與網結;或在古羅馬的舊道上,冥想數千年前鋼盔鐵甲的騎兵曾經在這日光下駐蹤;或在黃昏的蒼茫裏,獨倚在枯老的大樹下,聽前麵鄉村裏的青年男女,在笛聲琴韻裏,歌舞他們節會的歡欣;或在濟茨或雪萊或史文龐的遺跡,悄悄地追懷他們藝術的神奇……在他的眼裏,像在高蒂閑(Theuophile Gautier)的眼裏,這看得見的世界是活著的;在他的‘心眼’(the Inward Eye)裏,像在他最服膺的華茨華士的心眼裏,人類的情感與自然的景象是相聯合的;在他的想象裏,像在所有大藝術家的想象裏,不僅偉大的史績,就是眼前最瑣小最暫忽的事實與印象,都是深奧的意義,平常人所忽略或竟不能窺測的。從他那六十年不斷的心靈生活,——觀察、考量、揣度、印證,——從他那六十年不懈不弛的真純經驗裏,哈代,像春蠶吐絲製繭似的,抽繹他最微妙的高山,最桀傲的音調,紡織他最縝密最經久的詩歌——這是他獻給我們可珍的禮物。”
上文是我三年前慕而未見時半自想象半自他人傳述寫來的哈代。去年七月在英國時,承狄更生先生的介紹,我居然見到了這位老英雄,雖則會麵不及一小時,在餘小子已算是莫大的榮幸,不能不記下一些蹤跡。我不諱我的“英雄崇拜”。山,我們愛踹高的;人,我們為什麽不願意接近大的?但接近大人物正如爬高山,往往是一件費勁的事;你不僅得有熱心,你還得有耐心,半道上力乏是意中事,草間的刺也許拉破你的皮膚,但是你想一想登臨危峰時的愉快!真怪,山是有高的,人是有不凡的!我見曼殊斐兒,比方說,隻不過二十分鍾模樣的談話,但我怎麽能形容我那時在美的神奇的啟示中的餘生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