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二十三年,曾在考試院住過幾天,也在此會場講過話,所以這次重來,非常愉快。尤其看到考試院的建築沒有被破壞,並知道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以前任何時期,現在交通如此不方便,而全國各大城市參加高考的人數,竟達萬人以上(就在我們北大的課室中,也有不少的人在應試)。我感覺到,自民國二十年舉行第一次考試以來,這十六年間,考試製度的基礎已相當鞏固。我是擁護考試製度的一個人,目睹考試製度的鞏固,與應考人數的增多,至為高興。
今天考試院的幾位朋友,要我來談談考試與教育的問題。當然考試與教育,與學校,都有很深的關係。中國的考試製度,可算有二千多年曆史。在漢朝初開國的幾十年,本來沒有書生擔負政治上的重要責任,後來漢武帝的宰相公孫弘,向武帝建議兩件大事:其一是“予博士以弟子”。因過去隻有博士,而沒有學生,公孫弘主張給博士收學生,每個博士給予學生十人,後來學生數目逐漸增加,至王莽時代,增至一萬人,迨東漢中期,更增至三萬人。
其二就是考試製度。公孫弘見國家的法令與皇帝的詔書,不但百姓不能了解,甚至政府的官吏亦多不懂,故獻議武帝,采用考試的辦法,即指定若幹經典為範圍,凡能背誦一部的,便予以官吏職位。這是最早的考試製度,約在紀元前一百二十四年開始實行,到現在已經二千一百年。有了這種考試製度,便可以吸收學校訓練出來的人才。風氣一開,就另外產生一種私人創辦的學校。在後漢時,此種學校達一百餘所,各校學生有五六百人的,也有一二千人的。但因私人住宅無法容納,所以在學校附近,就有許多做小買賣的商店應運而生,以供應學生的衣著和食宿。
其後學校的開辦,主要的便是為適應此種考試製度而設,學校學生根據政府訂定的標準,大家去努力競爭。最初應考的人,還有階級的限製,就是隻有士大夫階級才能應試。後來這種階級觀念也打破了,隻問是否及格,而不問來曆。考試製度其後也逐漸改進,在唐朝時,還有人到處送自己的卷子,此種辦法易影響主考人的觀念,所以大家覺得不妥當,而加以禁止。到宋朝真宗時代,更采用密封糊名的辦法,完全憑客觀的成績來錄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