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正逢兵荒馬亂,解放軍正在圍城,每個城門口都堆著用麻袋黃土做成的掩體,家裏玻璃門窗上用白紙條貼成米字,惶惶不可終日的戰爭氛圍充斥著北京城,唯有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孩子,乘著大人不備跑出大門,從馬道跑上城牆,一展拳腳。時在歲末,一片凋零,白茅枯蓬,清霜遍地,當我正與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正商量如何玩時,一個穿著黑色警察服、背著三八式步槍把我們喝住了,舉著槍說要斃了我們。當然,這是他在利用那點小小的權力逞逞威風,嚇一嚇對他毫無危險的孩子,兩個小孩都嚇哭了。他滿足了,又去管一個登城的大人,我們乘機不停腳地一直跑回了家,還慶幸“死裏逃生”。盡管城牆給我一次驚嚇,但絲毫沒有減少對我的魅力。當我看著它一段一段地被拆毀時還是不由得心痛。特別是七十年代拆西直門時,發現了元代土城,大磚城被剝離了,小土城們孤零零地立在那裏,等待著不可避免的被鏟除的命運,前後有好幾個月。我每當乘107無軌電車從這裏經過時都不免要多看它幾眼,直到它完全從地麵上消失為止。
許多老北京把城牆看做北京的符號,也許是因為北京人性格和平溫厚,稍嫌懦弱,把有金湯之固的城池看做安全的保障;也許因為北京人安土重遷,以世居北京而自豪,把城牆、城樓看成完整北京的象征。過去北京人稱買房為“置院子”,對他們來說,院子比住房更重要。北京城就是北京人的大院子,城牆就是院牆。因此對於老北京來說,五十年前梁思成、林徽音夫婦把北京城牆建成環城花園是改造北京城牆的最佳方案。
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後來北京者自然有他們對北京的想法,現在環境變了,人們都住進了“空間”,院子已經成為人們的奢望。在高層建築裏長大的青年人不知院子為何物,自然就不會對城牆有任何感覺了。他們以為所謂北京城牆就是東、西便門那兩小段,不知道那隻是一個大西瓜裏的兩隻小小的西瓜籽,盡管它被擦得鋥光瓦亮,也不能呈現西瓜的滋味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