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這一詞牌是自己少女時代的老師晁補之首先作的。如今,恩師晁補之早已去世。往事如煙,都湧現在眼前。“千裏相思,況無百裏,何妨暮往朝還”,晁補之在《鳳凰台上憶吹簫》上也寫的是相思。鳳凰,相思,簫聲,每一個詞語都能勾連起曆史星河裏的光芒,每一個意境裏都藏著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故事。有美滿的,有缺失的,隨手一撈,都是一個夢境。
簫,一個美妙的樂器,相傳,會吹簫的人能引來鳳凰。
戰國時候,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因自幼喜好玩弄玉石,於是秦穆公為她取名弄玉。婀娜多姿的弄玉喜好吹簫。她天生就有一股憂鬱的氣質,亭台樓閣的角落裏,恢弘大氣的宮殿上,常常傳來她的簫聲。簫聲一起,引得眾人側耳傾聽。
她,成了宮殿一道獨特的風景。如果哪天她病了,宮殿裏一天聽不到簫聲,所有人都會感覺丟了什麽東西一般低落無趣。弄玉漸漸長大了,穆公開始為女兒的婚事著急,弄玉提出,她必須要嫁給懂音律、會吹簫的高手,穆公珍愛女兒,隻得依從她。
一夜,弄玉一邊賞月一邊在月光下吹笙,卻依稀間聽到有仙樂隱隱與自己玉笙相和,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稟明了父王,穆公於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說的方向尋找,於是孟明誇父逐日般地艱苦尋找,一路追尋翻山越嶺,最後一直尋到華山之巔,才聽見樵夫們說:“有個青年隱士,名叫蕭史,在華山中峰明星崖隱居。這位青年人喜歡吹簫,簫聲可以傳出幾百裏。”孟明來到明星崖,找到了蕭史,把他帶回秦宮。
不久,蕭史與弄玉成婚,簫史教弄玉吹簫學鳳鳴聲。一學就是十幾年,十幾年的皇宮被簫聲覆蓋,終於弄玉吹出的簫聲和真的鳳凰叫聲一樣,卻見天上成群的鳳凰被吸引而來。眾人傳說這是秦國的祥瑞,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台,這就是鳳凰台的由來。蕭史和弄玉住在鳳凰台上,一連幾年不飲不食,亦不下台。有一天,二人笙簫相和後,竟引來金龍紫鳳,蕭史乘龍,弄玉跨鳳,雙雙升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