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太炎先生談話裏麵說現在青年的四種弱點,都是很可使我們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們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憑藉已成的勢力;(三)不要虛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騖遠。這四條都是消極的忠告。我現在且從積極一方麵提出幾個觀念,和各位同誌商酌商酌。
一 少年中國的邏輯
邏輯即是思想、辯論、辦事的方法。一般中國人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種正當的方法。因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幾種現象:(一)靈異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壇及各地的各種迷信;(二)謾罵無理的議論;(三)用“詩雲子曰”作根據的議論;(四)把西洋古人當作無上真理的議論。還有一種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狀,我且稱他為“目的熱”。“目的熱”就是迷信一些空虛的大話,認為高尚的目的,全不問這種觀念的意義究竟如何。今天有人說:“我主張統一和平”,大家齊聲喝彩,就請他做內閣總理;明天又有人說:“我主張和平統一”,大家又齊聲叫好,就舉他做大總統;此外還有什麽“愛國”哪,“護法”哪,“孔教”哪,“衛道”哪……許多空虛的名詞;意義不曾確定,也都有許多人隨聲附和,認為天經地義,這便是我所說的“目的熱”。以上所說各種現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我們既然自認為“少年中國”,不可不有一種新方法,這種新方法,應該是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不是我在這短促時間裏所能詳細討論的,我且略說科學方法的要點:
第一,注重事實。科學方法是用事實作起點的,不要問孔子怎麽說,柏拉圖怎麽說,康德怎麽說;我們須要先從研究事實下手,凡遊曆、調查、統計等事都屬於此項。
第二,注重假設。單研究事實,算不得科學方法。王陽明對著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麽道理來,反病倒了,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科學家最重“假設”(Hypothesis)。觀察事物之後,自然有幾個假定的意思,我們應該把每一個假設所涵的意義徹底想出,看那些意義是否可以解釋所觀察的事實?是否可以解決所遇的疑難?所以要博學,正是因為博學方才可以有許多假設,學問隻是供給我們種種假設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