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民族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在黎巴嫩有一半的居民是基督教徒。由於紀伯倫的父母是天主教馬龍教徒,紀伯倫也隨父母親信奉了基督教。
紀伯倫小的時候,經常聽母親誦讀聖經,聖經中的博愛思想對他的影響很深。然而現實世界與聖經中所描繪的理想王國反差實在太大了。在貝什裏材的山崗上矗立著威嚴而陰森的馬爾·薩爾基斯修道院。
窮苦的村民把它當做苦難心靈的最後一處避難所,而實際上,統治者也正是通過它,利用這些虔誠教民的愚昧與輕信,將他們的財富與自由剝奪殆盡,而他們依舊向宗教尋求保護,對這樣的現狀也逆來順受了。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黎巴嫩,不僅處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殘酷統治之下,西方列強也利用宗教、貿易和武力,加緊進行隱蔽的精神滲透和公開的物質掠奪,黎巴嫩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麵都經曆著從封建主義到半殖民地性質的變化。以種族、血緣為紐帶所維係的舊經濟與社會結構,迅速走向解體,巨大的社會變動釀成無數社會悲劇。許多黎巴嫩人不堪忍受土耳其人的統治,紛紛背井離鄉,飄零海外,帶著改變貧苦命運的幻想,到美洲等地尋找生活的出路。
在他們的心目中,在美洲,尤其是美國,是可以找到自由與財富的地方,1895年,處於饑餓狀態下的紀伯倫一家也抱著同樣的幻想,由母親帶著他們兄妹四人漂洋過海,前往美國。父親哈利勒沒有同他們一起去,據說是有一些財產問題需要處理。1895年6月,紀伯倫一家5口登上航船,經埃及、法國,奔赴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
十九世紀末的美國,並不像這些移民者想像的那樣富有,相反,那時候的美國經濟也正處於低迷期,社會矛盾不斷,各種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治安也十分混亂。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全世界有了一股移民美國熱,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移民過來,和紀伯倫一家一樣,懷揣美麗的夢,背井離鄉,來到這個據說能給人自由與財富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