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本編各篇,除附錄的《世襲以外的大位承繼法》是著者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與二十六年之間的冬季受特別感觸而寫的之外,都是對於中國舊文化批評估價的文字。前三篇由三個不同的方向探討秦漢以上的中國——動的中國。第四篇專講秦漢以下的中國——比較靜止的中國。第五篇合論整個的中國曆史。五篇文字當初雖曾分別問世,但勉強尚有一貫的線索可尋。內中大半可說是非議與責難,但並不是無聊的風涼話;又有一部分是賞鑒與推崇,但並不是妄自尊大的吹噓。此中自讚的話,已由抗戰的過程證明為真言;自責的話,至今也無修改的必要。此次抗戰,是抗戰而又建國。若要創造新生,對於舊文化的長處與短處,尤其是短處,我們必須先行了解。中國文化,頭緒紛繁,絕非一人所能徹底解明。這幾篇文字若能使國人對於傳統的中國多一分的明了,著者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一 中國的兵
曆代史家關於兵的記載多偏於製度方麵,對於兵的精神反不十分注意。本文範圍以內的兵的製度,《文獻通考》一類的書已經敘述甚詳。所以作者的主要目的是要在零散材料的許可範圍內看看由春秋時代到東漢末年當兵的是什麽人,兵的紀律怎樣,兵的風氣怎樣,兵的心理怎樣;至於製度的變遷不過附帶論及,因為那隻是這種精神情況的格架,本身並無足輕重。作者相信這是明了民族盛衰的一個方法。
(一)春秋
西周的兵製無從稽考,後世理想的記載不足為憑。但西周若與其他民族的封建時代沒有大的差別,那時一定是所有的貴族(士)男子都當兵,一般平民不當兵,即或當兵也是極少數,並且是處在不重要的地位。
關於春秋時代雖有《左傳》《國語》內容比較豐富的史籍,我們對於當時的兵製仍是不甚清楚。隻有齊國在管仲時期的軍製,我們可由《國語》中得知梗概,其他各國的情形都非常模糊。按《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