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故鄉的原風景(指尖上的中國)

第21章 往昔雜記(2)

字體:16+-

一連三年沒有回蘇州去上墳了。今年秋天有點兒空閑,就去上一趟墳。上墳的意思無非是送一點錢給看墳的墳客,讓他們知道某家的墳還沒有到可以盜賣的地步罷了。上我家的墳得坐船去。蘇州人上墳向來大都坐船,天氣好,逃出城圈子,在清氣充塞的河麵上暢快地呼吸一天半天,確是非常舒服的事。這一趟我去,雇的是一條熟識的船。塗著的漆差不多剝光了,窗框歪斜,平板破裂,一副殘廢的樣子。問起船家,果然,這條船幾年沒有上岸修理了。今年夏季大旱,船隻好膠住在淺淺的河浜裏,哪裏還有什麽生意,又哪裏來錢上岸修理。就是往年,除了春季上墳,船也隻有停在碼頭上迎曉風送夕陽的份兒。近年來到各鄉各鎮去,都有了小輪船,不然,可以坐紹興人的“當當船”,也不比小輪船慢,而且價錢都很便宜。如果沒有上墳這件事,蘇州城裏的船恐怕隻能劈做柴燒了。而上墳的事大概是要衰落下去的,就像我,已經改變為三年上一趟墳了。

蘇州城裏的船叫做“快船”,與別地的船比起來,實在是並不快的。因為不預備經過什麽長江大湖,所以吃水很淺,船底闊而平。除了船頭是露天以外,分做頭艙中艙和艄篷三部分。頭艙可以搭高,讓人站直不至於碰頭頂。兩旁邊各有兩把或者把小巧的靠背交椅,又有小巧的茶幾。前簷掛著紅綠的明角燈,明角燈又掛著紅綠的流蘇。踏腳的是廣漆的平板,一般是六塊,由橫的直的木條承著。揭開平板,下麵是船家的儲藏庫。中艙也鋪著若幹塊平板,可是差不多貼著船底,所以從頭艙到中艙得跨下一尺多。中艙兩旁邊是兩排小方窗,上麵的一排可以吊起來,第二排可以卸去,以便靠著船舷眺望。以前窗子都配上明瓦,或者在拚湊的明瓦中間鑲這麽一小方玻璃,後來玻璃來得多了,就完全用玻璃。中艙與頭艙艄篷分界處都有六扇書畫小屏門,上方下方裝在不同的幾條槽裏,要開要關,隻須左右推移。書畫大多是金漆的,無非“寒雨連江夜入吳”,“月落烏啼霜滿天”以及梅蘭竹菊之類。中艙靠後靠右擱著長板,供客憩坐。如果過夜,隻要靠後多拚一兩條長板,就可以攤被褥。靠左當窗放一張小方桌,方桌旁邊四張小方凳。如果在小方桌上放上圓桌麵,十來個人就可以聚餐。靠後靠右的長板以及頭艙的平板都是座頭,小方凳擺在角落裏湊數。末了說到艄篷,那是船家整個的天地。艄篷同頭艙一樣,平板以下還有地位,放著鍋灶碗櫥以及鋪蓋衣箱種種東西。揭開一塊平板,船家就蹲在那裏切肉煮菜,此外是搖櫓人站著搖櫓的地方。櫓左右各一把,每把由兩個人服事,一個當櫓柄,一個當櫓繩。船家如果有小孩,走不來的躺在困桶裏,放在翹起的後艄,能夠走的就讓他在那裏爬,攔腰一條繩拴著,係在篷柱上,以防跌到河裏去。後艄的一旁露出四條棍子,一順地斜並著,原來大概是護船的武器,後來轉變成裝飾品了。全船除著水的部分以外,窗門板柱都用廣漆,所以沒有其他船上常有的那種難受的桐油氣味。廣漆的東西容易擦幹淨,船旁邊有的是水,隻要船家不懶惰,船就隨時可以明亮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