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前景燦爛,不容侵害,否則必遭懲罰。如果各種心理科學的代言人隻要研究精神分析,便能夠把分析的方法和態度應用於自己的研究工作中,那麽,他們僅滿足於從分析中讀到的那點發現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必須通過唯一可能的途徑——親自進行精神分析來逐漸學會理解分析。因此,需要分析的神經症患者,他們從智能動機出發接受的往往是二流醫生的分析。他們承認分析,但又希望他們自己偶爾也能加強能力。為了實施精神分析需要大批的分析家,他們不需掌握太多的醫學知識。但這些“教學分析家”(teaching analysts)——讓我們這樣稱呼他們——需要接受過特別細致的教育。如這一要求能達到,必須給他們從有啟發、有受益的病例中積累經驗的機會。因為缺乏好奇心的健康人並不會求助於精神分析家,所以隻有神經症患者才有可能求助於分析家,進而使“教學分析家”在嚴格的監督下獲得今後的非醫學性活動所必需的教育。所有這一切要求有一定限度的活動自由,來不得一點限製。
或許你不相信精神分析的純理論意義,或者你不允許這些理論影響非專業分析問題。那我告訴你精神分析還有另一個應用領域——一個超越庸醫以外的、醫生很少問津的領域,我指的是培養兒童這一領域。假如一個孩子開始表現出不隨人意的發展傾向,假如他變得易怒、倔強和心不在焉,那麽,兒科醫生,甚至校醫都無能為力,即使兒童已明顯表現出神經症症狀,如緊張不安、厭食、嘔吐或失眠。由願意關心孩子世界並懂得怎樣通向孩子心理生活之路的那些醫生來實施分析與教育措施相結合的治療,能夠立刻產生兩種效果:消除孩子的神經症狀和改變他們已開始的不良性格。我們認為兒童的這些不明顯的神經症是他今後生活中嚴重疾病的基礎,故對兒童進行分析是對其後天疾患的最好的預防方法。不可否認,精神分析仍有它的反對者。我不知道他們(反對者)是否有辦法阻止教育分析家或分析教育家的活動。我認為這種阻止不太可能,但人們也不能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