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10:達·芬奇的童年回憶

第24章 米開朗基羅的摩西(2)

字體:16+-

納普(Knapp,1906,XXXII)持完全相同的觀點,隻是他在敘述的開頭沒有提到那個疑點,而是把聖書下滑之說引向縱深。“他剛才還和上帝單獨地在一起,現在卻被塵世的聲音分散了注意力。聽見喧嚷、唱歌和跳舞的嗓音,把他從冥思中驚醒;他的目光隨著頭轉向喧鬧聲傳來的方向。一時間,驚恐、怒火、失控的感情縱橫交織於他那偉岸的身軀。他一旦跳起來向他的那些染上惡習的子民大發雷霆的話,聖書就會下滑,摔在地上,摔得粉碎……這是藝術家所選擇的最緊張的瞬間。”因此,納普強調的是動作前的準備,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樣,認為塑像表現的是主人公試圖對激憤的感情加以扼製的情景。

不可否認,賈斯第和納普所嚐試的這類解釋,很值得關注。這是因為他們的分析並未止於人物形象的一般效果,還考慮到以塑像的個別特征為依據;這些特征我們常常不大注意,因為我們常易被總體印象所局限,隻及一點不及其餘。頭部明顯地左轉,目光隨之視向左邊,同時身軀前傾,這一造型說明,正在端坐的摩西突然在左前方看見了什麽東西,從而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抬起一隻腳隻能意味著他準備跳起來,除此之外別無他意;如果我們假設,由於摩西一時情急,聖書從手裏滑脫,即將摔落地麵,主人公拿聖書所采用的極不尋常的姿勢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因為《十誡》是最神聖之物,不能像隨身的普通物體那樣隨意放置)。根據這一觀點,我們可以相信,雕像記錄了摩西一生中特殊而又重要的一刻,至此我們也可以確信,這是什麽樣的一個時刻了。

但是湯德的兩個說法卻使我們對原本以為明白了的東西不明白了。這位批評家說道:在他看來,聖書不是下滑而是被“牢牢握住”。他注意到“右手穩穩地放在聖書上”這一細節。如果我們親自審視一下雕像,我們也會毫無保留承認湯德是正確的。聖書放得很穩,沒有下滑的危險。摩西的右手支撐著聖書,或者說聖書支撐著摩西的右手。的確,湯德沒有說明摩西持握聖書的姿勢是準確的,但這也不能用來證明賈斯蒂以及其他人對持握聖書的解釋是正確的(湯德,1908,第2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