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弗洛伊德5:愛情心理學

第2章 性學三論(2)

字體:16+-

2.他們可能是兩棲(amphigenic)性變態者,即心理性陰陽人。性對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異性,故其特征不甚明確。

3.他們可能是偶然(contingent)性變態者,即在特定的外在條件下,諸如得不到正常的性對象,或者主要是模仿,於是他們便以同性為性對象並在與他們的**中獲得滿足。

同樣,性變態者對性本能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人認為這實屬正常,正像正常的人可以接受他的力比多一樣,並堅決要求使性變態合法化;有些人則反對性變態,並視其為一種病態衝動。

其他的不同則與時間有關。性變態的特征在有些人身上可憑記憶所及追溯到極早的時候,而在有些人身上則出現在青春期前後。性變態特征或許可保持終生,或進行暫時的中斷以構成正常發展過程中的一段插曲。有些人在經過了長期正常的**後才出現變態;有些人則在正常與變態的性對象之間做周期性運作;最有趣的是,有些人是在經曆了與正常性對象的痛苦體驗後才將力比多轉向變態的性對象。

這些性變態的不同類型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十分保險地假定,隻有最極端的性變態者起始於童年早期,且這種人並不為自己的特殊感到不適。

許多權威人士不願對以上所述的各種情形做出同一歸類,為保持與自己偏愛的觀點相一致,他們寧肯強調性變態者之間的相異而不是相同之處。然而,盡管性變態者間的不同是毫無疑義的,絕不能忽視在每一種類型中均有眾多的中間型。因此,我們不得不指出,我們是在對相互聯係的係列的類型做出分析。

性變態的實質關於變態現象,最早將它作為一種先天性神經退化的標誌。這是因為醫生最初是在那些神經症者或欲患神經症者的身上發現這一現象的。這一特征的確涉及兩種假設,必須分別予以考慮:即它是先天的和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