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並且在某些時候最明顯的口誤是人們把想要說的話說反了。當然,這裏反映的不是音和相似的效果之間的關係;取而代之,我們可以依據這樣的事實,即相反的詞彼此之間有著較強的概念親緣關係,並且彼此有特別密切的心理聯想。這種情況的實例很多。例如,一位眾議院議長在一次會議開始時說:“先生們,今天已達到法定人數,因此,我宣布散會。”
任何其他熟悉的聯想也可能像相反的情況一樣產生不快的結果,並且可能出現於不適當的場合。如,有一次,在赫爾姆霍茨(Helmholtz)的孩子和工業界領袖及發明家西門子(Siemens)的孩子結婚的宴會上,請著名生理學家杜·博瓦—雷蒙(Du Bois—Reymond)為新婚夫婦祝賀。他的演說詞無疑是漂亮的,但在他結束時卻說:“願西門子和哈爾斯克(Siemens and Halske)百年好合。”原來,Siemens and Halske是一個舊公司的名稱,柏林人全都熟悉它,正像倫敦人都熟悉“Crosse and blackwell”一樣。
因此,在失誤動作的起因中,我們不僅要注意音與音節的相似性之間的關係,而且還要注意語詞聯想的影響。但這還不夠,就一些實例來說,如果我們不將前麵所說過的或想過的語句一並研究,就不可能解釋口誤。我們在此再涉及“後音”的例子,這種例子和梅林格爾所主張的一樣,隻是起源較遠而已。我必須承認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對口誤的理解和以往相比並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
然而,我想通過剛才的探討,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對這些口誤的例子形成一種新的印象,並且進一步考慮這些印象可能是值得的。我們前麵討論的是通常引起口誤的條件,和決定由口誤產生的歪曲種類的影響。但我們至今還沒有注意口誤的結果。如果我們決定研究口誤的結果,便會發現有些口誤本身就有一定的意義。也就是說,口誤的結果本身可被看作是一種有目的的心理過程,是一種有內容和意義的陳述。前麵我們談的更多的是“失誤動作(錯誤動作)”,現在看來似乎這種過失有時也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動作,隻是它代替了那些為人們所期望或想要實現的動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