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弗洛伊德後期主要著作之一,發表於1920年,全書共七章。他提出,人的行為的主要動力,除了快樂原則及由此派生出來的現實原則外,還有一條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則,它的作用超出了快樂原則,這就是強迫重複原則,即要求重複以前並回歸到過去的狀態。作為生物惰性的本能,正具有這一特征。像人這樣的有機體,因本能固有的保守性,也有恢複原初的無機物狀態的傾向,可成為死的本能。因此,弗洛伊德在這部著作中,修正了他早期的本能學說,第一次提出人存在著死的本能與生的本能,並把這兩種作用相反、同時並存的力量的鬥爭視為人的整個生命運動曆程的決定者。
2. 《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
這是弗洛伊德後期關於群體心理學的主要著作,發表於1921年。全書共十二章:導言;勒邦(Le Bon)對群體心理的描述;關於群體心理生活的其他說明;暗示與力比多;兩種人為的群體——教會和軍隊;其他問題與研究思路;認同作用;愛和催眠;群居本能;群體和原始部落;自我的等級區分;附錄。弗洛伊德係統論述了關於“群體的本質就在於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聯係”的理論,其特征是根據個體心理的變化來解釋群體心理。在該書中,弗洛伊德首先介紹了群體心理學的各種特征及維持教會和軍隊這兩個人為群體的心理紐帶。其次,著重探討了暗示、認同、愛和催眠中力比多聯係的作用。最後,在“自我的等級區分”假定中,提出了“自我理想”(ego—ideal)的概念。後來到1923年發表《自我與本我》時,重新將“自我理想”確定為“超我”(super—ego),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
3.《自我與本我》
這是弗洛伊德後期的一部主要的理論著作,也是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學的典籍,出版於1923年。全書共五章和兩個附錄:意識和潛意識;自我和本我;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兩類本能;自我的依賴關係;描述的和動力學的潛意識;力比多的大儲存庫。在本書中,(1)弗洛伊德進一步將心理區分為意識(conscious)與潛意識(unconscious)的意涵,然後又明確提出並闡釋了兩種潛意識:一種屬於描述意義上的潛意識,即前意識(preconscious);另一種屬於動力學和係統意義上的潛意識,即弗洛伊德所特指的潛意識。(2)提出了三部人格結構說(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闡釋了自我(ego)從本我(id)、超我(super—ego)、自我分化的過程。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最原始的、潛意識的、非理性的心理結構。它充滿著本能和欲望(desire)的強烈的衝動,受著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的支配,一味追求滿足;自我是受知覺係統影響,經過修改來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智和常識,按著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來行事。它既以大部分的經曆來控製和壓抑發自本我的非理性的衝動,又迂回地給予本我以適當的滿足;超我是人格中高級的、道德的、超自我的心理結構。它以良心(conscience)、自我理想(ego ideal)等至善原則(perfection principle)來規範自我。這樣,弗洛伊德就從靜態的心理地形學發展為動態的人格結構學。(3)還談到了自我由於成了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等三個主人的可憐仆人,因而常常激起焦慮信號,成為弗洛伊德晚年新的焦慮論(anxiety theory)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