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秋策:先秦諸子與史記評述

第10章 春秋時代之矛盾性與孔子

字體:16+-

春秋時代之為矛盾時代,是中國史中最明顯之事實。蓋前此之西周與後此之戰國全為兩個不同之世界,則介其間者二三百年之必為轉變時期,雖無記載,亦可推想知之。況春秋時代記載之有涉政治社會者,較戰國轉為充富,《左傳》一書,雖編定不出於當時,而取材實為春秋列國之語獻,其書誠春秋時代之絕好證物也。(《左傳》今日所見之麵目自有後人成分在內,然其內容之絕大部分必是戰國初年所編,說別詳。)春秋時代既為轉變時代,自必為矛盾時代,凡轉變時代皆矛盾時代也。

春秋時代之為矛盾,征之於《左傳》《國語》者,無往不然,自政治以及社會,自宗教以及思想,彌漫皆是。其不與本文相涉者,不具述,述當時天人論中之矛盾。

春秋時代之天道觀,在正統派自仍保持大量之神權性,又以其在周誥後數百年,自亦必有充分之人定論。試看《左氏》《國語》,幾為鬼神災祥占夢所充滿,讀者恍如置身殷商之際。彼自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則正是殷商卜辭之內容也。此誠汪容甫所謂其失也巫矣。然亦偶記與此一般風氣極端相反之說,其說固當時之新語,亦必為《左氏》《國語》作者所認為嘉話者也。舉例如下:

季梁……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桓六)

〔宮之奇〕對曰……“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憑依,將在德矣。”(僖五)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占,吾不及此夫。”韓簡侍曰,“……先君之敗德,其可數乎?史蘇是占,勿從何益?”(僖十五)

〔周內史叔興父〕對曰“……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僖十六)

邾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以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