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從唐的華麗奔放,到宋、元的沉靜內斂,再到明代,茶席已經發展到精致雋永、精益求精的階段。
翻開中國茶的曆史,雖不見茶席之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茶席的不曾存在。晉代文學家左思的《嬌女詩》:“止為茶舛據,吹噓對鼎立。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左思的兩個女兒紈素和惠芳,吹火煮茶的生動可愛畫麵,躍然詩中。左思描寫的是居家日常煮茶,這說明晉代的茶席,已經初具形式。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春茶。”真正意義上的茶席出現,應該在陸羽的《茶經》問世前後,陸羽《茶經》的影響以及對茶席的規範,把唐人從茶的藥用、羮飲時代,帶入了品茶清飲的新境界。
十章《茶經》,七千餘言中,陸羽詳盡提出了茶湯的審美,如:“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樽俎之中。”在茶具方麵,提出了“青瓷益茶”的理念。規範了茶席的形製,如“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因地製宜,靈活提出了茶席可繁可簡的條件,如:“其煮器,若鬆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等等。但在正式茶席上,一件也不允許省略,如:“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茶席、茶會裏的掛畫,最早起源於《茶經·十之圖》的要求:“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唐代的懸掛內容,主要是《茶經》的文字,或者是一些關於茶的知識,演變至宋代,掛畫改以詩、詞、字、畫的卷軸為主。
到了宋元,宋徽宗在《大觀茶論》裏提出了茶盞的審美:“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宋代鬥茶,以白為貴,故選擇對比性強的的黑色,來襯托茶的白色。壁厚的茶盞,保溫性能好,故可使茶的香氣保持久長等等,這些經驗和觀點,對於今天茶席器具的選擇,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