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學十八篇

第52章 小學(13)

字體:16+-

顧亭林之《唐韻正》、《古音表》,析為十部。律以漢詩用韻,未盡密合。江慎修改為十三部,雖較為繁密,仍嫌不足。戴東原《聲類表》分平聲十六韻,入聲九韻。平聲陰、陽各半,而閉口韻有陽無陰,入聲僅係假設,所以實得十有六韻。古音至戴氏漸臻完密,段懋堂《音韻表》分十七部,孔巽軒《詩聲類》分十八部,王懷祖分二十一部,與鄭氏之說相較,相差甚遠。然王氏之二十一部,尚有可增可減之處。

自唐以來,以今音讀古之辭賦,一有不諧,便謂“葉韻”。陸德明見《詩》“燕燕於飛”,以南與音、心為韻,以為古人韻緩,不煩改字。要知音、心屬侵,南屬覃,晉人尚不分部。陸氏生於陳時,已不甚明古音。自葉韻之說出,而古人正音漸晦。借“葉”之一字,以該千百字之變,天下豈有此易簡之理哉?清高宗作詩,至無韻可押,強以其字作他音協之。

自古至今,他人斷無敢如此妄作者。明陳第言,凡今所稱協韻,皆即古之本音,非隨意改讀,輾轉遷就。如母必讀米,馬必讀姥,京必讀疆,福必讀偪之類,曆考諸篇,悉截然不紊。且不獨《詩經》為然,周秦人之韻文,無不皆然。且童謠及夢中歌謠,斷不至有意為葉韻之事。若《左》昭二十五年傳載《鴝鵒歌》,野讀墅,馬讀姥。哀十七年傳,衛侯夢渾良夫被發之呼,瓜音為姑是也。自此說出,而韻學大明。

清人皆信古本音之說,唯張成孫不信之,謂古人與我相隔二千年,不能起而與之對語,吾人何由知其本音正讀如此乎?然以反切定韻,最為有據。如“等”字一多肯切,一多改切;“莽”字,一模朗切,一莫補切。“等”本與“待”相通借,“多改”切之“等”,即出於“待”。“莫補”切之“莽”,古書中不乏其例。《離騷》莽與序、暮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