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幼童其實隨時都準備好了去迎接焦慮,在某種程度上大一點的孩子也是一樣。即便他們在剛開始分析的時候展現了一種積極的態度,我們也必須對他們的負麵移情有所準備,因為當分析觸及那些與情結相關的素材時,孩子可能會迅速出現負麵移情。一旦分析師捕捉到負麵移情的信號,他應當令分析工作繼續進行,並建立起與他本人相關的分析情境,同時在解析的幫助下溯回原始客體與情境,從而消解孩子的部分焦慮。分析師必須在某個緊要的關鍵點迅速地切入潛意識素材,由此打開通向孩子潛意識心靈的通道。同一種“遊戲思維”(play thought)的表征通過各種形式不斷重複(在彼得第一次治療時,我們就可以看到他不斷變換車子的排列,把它們前後或並排排列,以及他重複讓馬、馬車和機車彼此相撞等等),以及孩子選擇玩何種遊戲、其頻度如何,這些都能夠告訴我們這個關鍵點位於何處,因為我們可以從遊戲內容裏測量到情感反應。如果分析師錯過了這個已在素材裏有所反映的緊迫點,那麽孩子有可能中斷遊戲,表現出強烈阻抗,變得焦慮甚至想要逃離。在素材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及時解析,分析師可以切斷孩子的焦慮,或者將它限製在可控範圍。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自分析一開始就出現積極移情的案例。一旦出現焦慮與阻抗,或者當分析開始出現消極移情,我們就必須立即進行解析,對此我已經用充分的理由進行了說明。
解析的及時性固然重要,解析的深入性也不可或缺。如果說我們不能看輕呈現出來的素材的緊迫性,那麽我們也不得忽視:我們不僅要追溯表征的內容,也要深入心靈層麵,追溯與之相連的焦慮與罪疚感。在兒童分析時,倘若我們以成人分析原則為模版,首先刺探與自我和現實最接近的心靈表層,那麽我們將無法建立起分析情境,也不利於減少孩子的焦慮。這一點已被實踐反複驗證。同樣,如果隻對符號進行純粹的翻譯,或者解析時隻處理素材的符號化的表征,而不關心與之相連的焦慮與罪疚感,那麽兒童分析也無法進行。如果解析不深入到被素材與相關焦慮激發的層麵,不觸及潛在阻抗最深的位置,不努力降低最暴戾最明顯的焦慮,那麽解析在兒童身上將毫無效果可言,隻能激起更大的阻抗,而不再有消解的可能。但正如我從彼得案例抽取的片段中所試圖澄清的那樣,解析(如上文所述)並不能完全解決心靈深層次的焦慮,但也不會限製心靈表層(雖然它能很快刺入深層)的分析工作,即兒童自我及其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在兒童分析中,兒童與現實的關係的建立,以及更強大的自我在他們身上出現,是隨著他們自我發展的過程逐步實現的,這是分析的結果而非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