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例子是六歲大的厄娜,她是一個強迫症患者。[12]她的神經官能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如廁訓練造成的。在分析中,她很具體地向我展示了她的經曆。例如,她讓一個玩具娃娃坐在積木上,把其他仰慕它的娃娃排成排,看著它排便。然後的遊戲中她還是玩同樣的主題,但這次我得加入她的遊戲。我得扮演成被屎弄髒的嬰孩,她扮演媽媽。一開始,她對孩子是讚賞並愛護的,可不一會兒她就變了,變成了一個憤怒而嚴厲的母親,開始虐待她的孩子。通過這個遊戲,她向我描繪了她童年早期的經曆與感受,那時她剛剛開始如廁等訓練,她相信就是在那個時候,她失去了曾在嬰兒時期擁有過的豐沛關愛。
在兒童分析中,我們不能因為兒童的強迫性重複行為,而將他們的外在行動和潛意識幻想看得太重。兒童固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喜歡用行動表現(acting out),而成人也常依賴這原始機製。他們在分析時獲得的愉悅,為繼續治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刺激,雖然我們得明白這也隻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
當分析開始後,小患者通過解析已經消解了部分焦慮,於是他體會到一種放鬆感,促使他繼續接受治療,這往往是在最初幾次治療後就出現的。因為他們其實原先並沒有被分析的內在需要,這種放鬆感讓他們領悟到分析的作用與價值,於是有效的治療動機產生了,正如同成人了知自身患病需要治療一樣。孩童的領悟能力證明了他們其實能夠與現實相聯係,不符合我們先前對這些小小患者的期待。關於兒童與現實的關係,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兒童對現實的理解,一開始是很微弱的,而後隨著分析的進行漸漸增強。例如,小患者開始能夠區分假扮的母親和真實的母親,他也能夠區分玩具弟弟和真實的弟弟。他會堅持說,他對玩具弟弟做這做那都是假的,他還是很愛真實的弟弟的。隻有在戰勝了強烈且頑固的抗拒心理之後,他才會理解他那些攻擊行為其實針對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對象。當這個幼小的孩子領悟到這一點,他其實已經向適應現實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三歲九個月的小病人楚德,在僅進行了一次分析之後便隨母親出國去了。六個月之後,她回國繼續跟隨我治療。當時,促使她談論旅途的所見所聞著實花了些時間,談起來時她也隻聊了和她夢境相關的那部分:她和母親回到了她們在意大利去過的一家餐館,服務員沒能給她們紅莓醬,因為紅莓醬用完了。通過此夢的解析[13],加上其他一些現象,我們可以知道她還未從斷奶的痛苦以及對妹妹的嫉妒中恢複過來。雖然她向我報告了各種顯然無利於分析的日常瑣事,還反複提及六個月前第一次分析時提過的細節,但唯一讓她提起旅行的原因,是一次挫折事件,該挫折事件與分析情境中的挫折體驗密切相關。除此之外,她對談及旅行毫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