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女孩積極的情感占據主導地位,她會相信,不僅她內化的陰莖是一個“好”陰莖,而且身體裏麵的孩子也會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她對內化的“壞”陰莖和危險的排泄物充滿恐懼,她將來跟真實孩子的關係通常會被焦慮主導。盡管如此,如果她並不滿意她跟性伴侶之間的關係,她會轉而在她和孩子的關係中獲得滿足和精神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性行為本身就被賦予了太多焦慮情境的意義;對她而言,她的性客體也成了焦慮客體,隻有她的孩子才能吸引到有幫助的“好”陰莖。然而,恰恰是這些通過性行為克服焦慮的女人,她們可能會跟丈夫形成非常融洽的關係,但跟孩子的關係卻很糟糕。這是因為她把大部分針對身體內在敵人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我發現,正是這種由此產生的焦慮才是她害怕懷孕和生孩子的根本原因;這種焦慮還會使她懷孕時遭受更多生理上的痛苦,甚至有可能使她在心理上覺得自己不能懷孕。
我們已經知道,女性對“壞”陰莖的恐懼會如何增加她的施虐特質。她們對丈夫有著強烈地施虐態度,她們通常也會把她們的孩子視為仇敵;這正如她們在幻想中會把性行為看成一種毀滅客體的方式一樣,她們想生孩子,但主要目的就在於控製孩子,好像它跟自己有仇一樣。
然後,她們就會把這種仇恨發泄到外在客體身上,也即丈夫和孩子身上;她們原本仇恨的是可怕的內在敵人。當然,也有這樣的女性,她們對丈夫雖有施虐態度,但對她們的孩子卻很溫柔,反之亦然。但是,不管怎樣,女性對內射客體的態度,尤其是對自己父親陰莖的態度,將決定她對丈夫和孩子的態度。
我們知道,母親對她孩子的態度基於她跟客體的早期關係。她在童年時跟親人形成的情感關係,如她跟父親、叔伯和兄弟之間,或者她跟母親、姑嬸和姐妹之間的關係等,會多少反應在她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上;程度要依孩子的性別而定。如果她最初把孩子等同成“好”的陰莖,那她就會把這些關係中積極的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263]她會把許多友善的意象濃縮在孩子身上,[264]它象征著嬰兒期的“天真無邪”,而且在她的眼裏,這也是童年時她曾夢想變成的樣子。她之所以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她希望把自己不快樂的童年重新創造成一個幸福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