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梁衡雜文集

第16章 說學問(4)

字體:16+-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詞、句之“米”組成的。要使自己的語言準確、生動,便要有足夠的後備詞句來供選擇,這就要記要背。比如那鳥的動作吧,小時作文隻須一個“飛”字,就全部解決。後來背的詩多了,腦子裏記下許多:燕剪春風、鷹擊長空、雁橫煙渚、鶯穿柳帶等,以後再遇到寫鳥時,就很少以一“飛”字搪塞了。可現在也常遇到這種情況,那筆握在手裏,卻晃來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筆幹得流不出墨一樣,其實是腦子裏幹得想不出恰當的詞,這時就更恨當初記得少了。

強調背和記,絕不是限製創造,文學是繼承性很強的,隻有記住了前人的東西,才可能進一步創新。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名句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作。宋詞人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就是從那個暴君隋煬帝楊廣“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的詩中化來;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則脫於庾信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詩詞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於古人的句子。試想王勃肚子裏如果不裝有前人的那麽多佳詞麗句,決不可能即席揮就那篇《滕王閣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讀前人文章的基礎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詞、借句,還能借氣、借勢,翻出新意。文章相因,從司馬遷到韓愈、柳宗元,再而蘇武、歐陽修,總是在不斷地學習、創造、再學習、再創造。你看,人們現在不是多記住了秦、王等後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楊、庾等前人的舊作嗎?這正說明文學在繼承中前進。我們應該多記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詩文,好去提高語文水平,到時也會壓倒秦觀、王勃的。

有閱讀,人不老

大約在三十多年前,1984年,我的人生有一個小挫折。也許是境由心生,我注意到當時的一個社會現象。當年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雖都落實政策回城安排了工作,但結果卻大不相同。很多人身體垮了,學業荒了,不能再重整旗鼓,隻有坐家養老,等待物質生命的結束。有一部分“右派”卻神奇般地事業複起,演戲、寫書、搞研究等,又成果累累,身體也好了,精神變物質。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沒有停止讀書,反而趁機補充了知識,補充了生活。我又聯想到“文革”中很多學者都是靠讀書挺了過來,並留下了著作。如季羨林的《牛棚雜憶》,楊絳的《幹校六記》。我當時有感寫了一首小詩以自勉:“能工作時就工作,不能工作時就寫作。二者皆不能,讀書、積累、思索。”也就是那兩年,我完成了四十多萬字的《數理化通俗演義》和重讀了一些理論經典。我的一位官場朋友,受挫折後就去讀書,他說讀書可以療傷,後來也很有學術成就。毛澤東在病**一直讀書,直到距去世七十多個小時的時候還在閱讀。隻要有閱讀,人就不會倒,不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