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事例體現出了“本能”那始終如一的影響力。鬆鼠、田鼠和一種名為“五十雀”(即普通)的鳥幾乎都以榛子為食,但它們弄開榛子的方式卻各不相同。鬆鼠會先銼掉榛子的細端,再用長長的門牙將其嗑成兩半,就跟人們用刀撬開榛子的動作一樣。田鼠會用牙齒在榛子表麵鑿出一個規整得猶如鑽孔器[253]鑿出的洞。但這個洞的洞眼很小,不免讓人納悶它要如何才能掏出裏麵的仁。而“五十雀”則會用喙鑿出一排不規則的小孔。不過,鑒於這“小藝術家”沒有能固定住榛子的前爪,所以它會先將其固定在樹縫或石縫裏,然後才站上去,開始像靈巧的工匠般鑽鑿堅硬的榛殼。得知某處有“五十雀”出沒後,我們便常往那裏的門縫塞榛子,結果發現這些榛子總能被那些鳥鑿空。此外,“五十雀”鑽鑿時發出敲擊聲頗大,老遠便能聽見。
您略通音律,或許能告訴我為什麽音樂會都已結束數日,旋律對人們的影響卻依然存在。下麵這段話或許能很好地表達我的意思:
“相比人類的聲音或樂器之聲,他之所以更喜歡鳥兒的鳴唱,並不是說前者不能給他帶來愉悅,而是因為人類音樂的起承轉合會擾亂他的思維,吸引他的注意力,打斷他的睡眠。而鳥兒的鳴叫則不會帶來這般困擾,因為無法模仿的聲音不會擾亂心神。”
——出自伽桑迪的《佩雷斯克傳》
這段奇妙的引文與我遇到的情況完全契合,把我經常感受到、卻未能言說的感覺都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一聽到優美的音樂,其中的樂章便會從那一刻起日夜在我腦中盤旋。尤其是睡夢初醒時,這些久久不散的樂音帶給我的困擾,實在比歡愉更多。這些優雅的課程始終撩撥著我的想象力,時時重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即便在我思考較為嚴肅的事情時,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