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

第9章 史無前例的大繁榮

字體:16+-

2001年到2008年9月的這段日子裏,非洲和拉丁美洲諸國、東南亞、中東各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分別將本國地上地下最優質的資源原材料采出,或者從地下挖出礦石,或者把森林砍倒變成木材,或者把糧食、羊毛裝箱,或者從地下抽出“黑金”,然後送上萬噸巨輪,從四麵八方出發,而目的地卻一致:世界工廠——中國。

繼而,送來的原材料、半成品由中國那數億廉價而吃苦耐勞的工人加工成成品,然後這些工業製成品再次裝箱,被送上萬噸巨輪,沿著無數的貿易航道分散開去,送到世界各國。

然而,其主體(約50%),卻是送去美國、歐洲或者日本,在那裏,巨大的消費市場像黑洞一樣,似乎具有無限的吞噬能力,可以將無限多的產品統統吃下。

換言之,美、歐、日,尤其是美、歐,是世界化大生產的“最終消費者”。他們支付給生產者的,是一張一張似乎永遠也用不完的鈔票——或者叫作美元或者叫作歐元,要“生產”這些支付物,非常簡單,開動印鈔機即可。

西班牙《起義報》報道,2001年美國的貨幣發行量比上年增長了12.75%,達到7.8萬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元隻有6000多億美元,所占比重不到美國發行貨幣的8%。換言之,這一年發出的7.2萬億美元都跑到了美國之外,反過來說,就是同樣價值的實物財富或者服務流入了美國。

這背景,便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釋放的史無前例的流動性狂潮。2001年到2008年,美國貨幣供應量暴漲,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廣義貨幣供應量M3增長幅度太過驚悚,其暴增的幅度,連臉皮厚過城牆的格林斯潘都無法忍受,於是他選擇了做鴕鳥——把腦袋插到沙子裏麵,裝作看不見。

於是,2006年之後的M3變成了沒有人知道的秘密,因為那一年,格林斯潘宣布,M3屬於國家機密,從此不再公布其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