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作家的寫作是由兩大背景決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閱讀。
經常有人問我,你讀過些什麽書,能不能向年輕人推薦一些,我就麵有窘色,一時答不上來。一般作家談閱讀時都能很瀟灑地說出那些大部頭,讀過多少外國名著。我卻不能,就算讀過幾本,也早已忘掉了。我不是小說作家,是寫文章的,正業曾是新聞寫作、公文寫作,業餘是散文寫作。這些都強烈地針對現實,不容虛構情節、回避問題,否則寫出的文章就沒有人看。所以,從作家角度來說,我的閱讀是一種另類閱讀,是“撒大網、采花蜜”式的閱讀。從一個普通知識分子來說,這是人人經曆過的最普遍的閱讀方式,隻不過我可能更認真些並且與寫作聯係起來了。這種方式對學生、記者、公務員和業餘寫作愛好者可能更合適一些,我也都曾有過這些身份,下麵是我閱讀和寫作的簡要經曆。
一、關於詩歌的閱讀
人生不能無詩,童年更不能無詩。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注意對孩子專門的選讀和輔導,差一點的也會教一些俚語兒歌。這是一種審美啟蒙、情感培養和音樂訓練。
我大約在小學三年級時開始背古詩,中學開始讀詞。除了語文課本裏有限的幾首外,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課外閱讀。最早的讀本是《千家詩》,後來有各種普及讀本,《唐詩一百首》《宋詩一百首》及《唐詩選》《唐詩三百首》,還有以作家分類的選本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這裏順便說一下,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中學時正是“文革”前中國社會相對穩定,重視文化傳承的時期,國家組織出版了一大批古典文化普及讀物。由最好的文史專家主持編寫,價格卻十分低廉,如吳晗主編的《中國曆史小叢書》,幾角錢一本;中華書局的《中華活頁文選》,幾分錢一張。不要小看這些不值錢的小書、單頁,文化含金量卻很高,潤物無聲,一點一滴給青少年“滴灌”著傳統文化,培養著文化基因。這是我到了後來才回頭感知到的。說到閱讀,我是吃著普及讀物的奶水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