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育兒口訣“七坐八爬”著實是經驗結晶。小孩長到七個月,應該會坐,八個月開始學爬。這樣的進程可以檢驗其身體發育速度與狀況,雖然每個孩子有個別差異,但不致相差太遠。
Eisenberg、Murkoff、Hathaway三位合著的《新生兒父母手冊》及《學步兒父母手冊》是非常實用的參考書,前者針對零至十二個月小嬰兒成長進程分月詳述其發展,後者則翔實記載第十三個月至三十六個月學步兒之發育狀況。對我這種遇到問題就想找書參考的人,像請了育嬰顧問般讓人放心。
小嬰兒滿六個月後,仿佛會自己變個樣似的,隨時展露令人驚異的成長麵貌。譬如哭與笑,已讓人覺得是有主見的情感表達,與出生時較接近本能反應者大相徑庭。又譬如認生,小家夥認生認得厲害,時間也持續得較久,除了四五個被他貼上“安全標誌”的人,其餘即使笑裂了嘴巴想抱他,一接過去,他就扯開喉嚨哭喊,可憐巴巴地望著我,抱他的人隻好還回來,我一抱,他即閉嘴,小手緊緊摟我的脖子,生怕他人伸出魔掌奪他似的。
對小嬰兒而言,爬行是非常重要的裏程碑,從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挪動身體,展開探險之旅。他不再是靜止的小囚犯,而是隨時體會活動樂趣的小爬蟲,並且開始累積空間感、丈量自己的領土。
為了迎接“爬蟲時期”,家裏的擺設、裝飾徹底地幼兒園化。具有複古風味的圓形鐵雕玻璃茶幾,是我跑了好多家家具行才挑中的,如今不得不在四隻造型優美的鐵腳上套兩層舊襪子,裏頭塞滿保麗龍。原本明亮如鵝黃波浪的楓木地板,鋪上色彩鮮豔的塑料軟墊,變成一地的阿拉伯數字與豬狗牛羊化身。至於一樓客廳通地下室的樓梯口,更是大費周章地釘上活動柵欄。即使如此,從爬行兒的角度審視,這個家仍然充滿陷阱、危險。於是,該收的家具、物品突然暴增,大人的生活空間宛如敗軍節節敗退,最後,我非常能體會當年國民黨丟了大陸的狼狽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