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十分著名的筆記——範公偁所著的《過庭錄》——裏頭有這麽一條:“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這是個近千年以前的小故事,沒有什麽動人的情節,也沒有什麽深刻的情感,可它竟真的流傳了上千年。“名落孫山”還成了各個時代童子老媼都能解會其義的四字成語。為什麽呢?
因為科考是社會階級唯一的流通機製,人人都想著這活兒——連不讀書的人也想。
剝奪這人,授與那人
《清稗類鈔·門閥類》裏有一則記載:灌陽唐景嵩、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先後在同治年間考取了進士,也都在殿試中成績斐然,點中了翰林,算是功名難得了。可是三兄弟的父親唐懋功是個舉人出身,從來沒有通過禮部的會試、更上層樓。老頭兒每試一場,就要發一頓脾氣。聽人誇讚他有子“跨灶”,更會認為人家有意譏諷,怒急攻心之下,還會動手。每到考期將至,唐懋功都要搬張椅子坐在大門口,攔阻兒子們應聘去閱卷:他怕他們去了,這一科做父親的就得回避,就失去一次應考的機會了——遷延一次,再等大比之期,又得三年,老頭兒可是等不及的。
殊不料人算未若天算,忽然有一年,上諭下來,封了唐懋功的官誥——這當然都是因為三個兒子任官稱職所致。可是,按照大清律例:凡是榮膺誥命的人,就不得再參加鄉試、會試之類的國家考試。贏得一副官誥——在唐懋功而言——反而是徹底斷送他老人家掙一身功名的機會。此老盛怒之下,抄起門閂,見了兒子就打,嚇得三位翰林竄入鄰宅躲避,久久不敢回家。可見中國人的“功名觀”不隻是得到什麽樣的榮華富貴就滿足了,這一套行之既久的考試製度也不會因為某一種考銓的方法改變了,就有了革新甚或革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