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韓愈一定讀過《桃花源記》,因為他寫有關於這篇文章的評論傳世,那就是《桃源圖》詩。《桃源圖》從詩藝上來說並不算很驚豔,但開頭兩句卻因為過於耿直而讓人印象深刻: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中間也有一聯,堪稱金句:
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
以上四句完全可以概括為兩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這兩句再概括,可以濃縮為一句:人間不值得。
像許多唐朝人一樣,李白也讀過陶淵明,而且他比韓愈讀得早。韓愈一輩子都沒見過比自己大六十多歲的李白。等到韓愈出生的時候,李白已經辭世快十年了。
韓愈的“愈”,讀起來多像“遇”,可就是遇不上。造化弄人,殘暴如斯。
這種與天才擦肩而過的故事,算不算憾事?我覺得起碼這件事不算,因為我敢肯定,李白絕對不可能喜歡韓愈。事實上,李白也不需要再遇見韓愈——他已經遇到了隻比自己小十來歲的小老弟杜甫。
這位杜甫先生哪都好,就一個問題:偶爾會暴露自己的鍵盤俠屬性,比如他為解悶而作的《遣興五首》,其中一首就寫到了陶淵明,大家看他的評價多麽令人討厭:
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
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
第一句翻譯過來是:陶潛老師,您的人生選擇未必靠譜。
第二句翻譯過來是:陶潛老師,您的詩歌創作也很普通。
很多人替杜甫老師辯解說,杜甫其實是自嘲:正因為自己不夠灑脫不夠曠達,才故意寫詩嘲諷史上最曠達的詩人小家子氣,因為大家都默認陶淵明境界是最高的,沒有之一,所以都應該能看懂杜老師反話裏的自嘲,根本沒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
這種解釋沒有用。
盡管我願意原諒杜老師一萬次,但我必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我看到這詩的第一眼已經被煩到了,神煩的那種。杜老師,下次再皮,記得加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