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研究人類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時候它比通過文字記載的史書要更加令人信服。畢竟考古發掘出土的物品是第一手資料,是親眼所見,而文字記載是第二手資料,是親耳所聞。所以考古也有著“證史”“補史”的作用,從考古中得出的結論可以補充史書中的缺失部分,也可以駁倒史書中的記載,甚至完全改寫曆史書的編寫。
舉個例子,說起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軍事學家,我想大多數人腦子裏蹦出來的是孫子和孫臏這兩位人物。孫武我們很熟悉,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有《孫子兵法》傳世。而孫臏呢,除了史書中的記載,說他“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以外,我們沒有看到和發現過孫臏的任何著作。換句話說,孫臏是完全活在史書中的人。久而久之,史學界就產生了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孫臏和孫子可能就是同一個人,甚至所謂的《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就是同一本書。
這一長期懸而未決的爭論,直到1972年銀雀山漢墓的發掘才得到解決。銀雀山漢墓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西南麓,以西漢的墓葬為主。墓葬同時出土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從而證實了《史記·孫武吳起列傳》有關孫武仕吳,孫臏仕齊,各有兵法傳世的記載。
不過話又說回來,親眼所見的東西一定就是真的嗎?那也未必,考古也有可能被人為地造假。
這一章我就給大家介紹一起世界考古史上鼎鼎有名的學術造假事件:日本藤村新一舊石器時代考古造假事件。
好了,我們還是先回到當時的“考古現場”吧。不過,這一次的“考古現場”,是帶引號的……
● 圍觀考古現場:令人瞠目結舌的造假
日本的宮城縣位於本州島的北部,東臨太平洋,距離東京300公裏左右,它的縣都仙台市,就是一百年前魯迅先生曾經學習生活過的地方。位於宮城縣築館町的上高森遺址,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地位相當於北京人遺址在中國考古學界的地位。1992年,這裏首次發現了石器。1993年,發掘工作正式展開,當年就發現了距今4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到了2000年,上高森遺址又發現了距今70萬年前的石器,刷新了日本舊石器年代的最早記錄。這些接二連三的新發現,使日本的史前史年代一下子比肩中國和韓國,使用這些石器的古人類也被堂而皇之地被稱為“亞洲最北端的直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