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胡適哲學演講錄:實證

第10章 談談中國思想史[27]

字體:16+-

在三千年中間的中國思想史,我想可以尋出一點線索來,不管它是向左,向右,或是向前,向後。

中國思想史如此多的材料,如沒有線索,必定要散漫。我的見解也許有成見,可是研究了三十多年,也許可給諸位作一參考。

簡單說來,思想是生活種種的反響,社會上的病態需要醫治,社會上的困難需要解決,思想卻是對於一時代的問題有所解決。經濟對思想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在近兩三百年來,經濟極為重要。生活的方式,生產的方式,往往影響於思想。下麵分三個時代來講:

第一個時代——從商末到周初

在這個時期裏經濟並不占重要地位,幾百幾千年的生活方式和生產狀態,並沒有多大變遷,更無所謂產業革命。古代思想最重要的是政治和宗教。《史記》作者司馬遷分古思想家為六派:即陰陽,道德,儒,墨,法,名等。但是這六派都是“皆務為治”,亦即怎樣治理國家社會。廿九年來從發掘安陽商代文化,發現許多材料,可使我們了解古代政治和宗教的生活。那時的政治和宗教合在一起,且互為影響。他們的主要生活是祭祖,按照祖宗的生日排成祭日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祭祀,那時的宗教以祖為本,而且是很浪費,很殘忍,很不人道的宗教。人死之後,拿來殉葬的是寶貴的飾物和銅器等,犧牲品往往用到幾十隻甚至幾百隻牛羊,這是多麽浪費!用“人”來祭祀,一為“殉”,即把死人所愛的人和死人埋葬在一起。一為“祭”,即以人作犧牲品來祭神,但多用俘虜。這又是多麽殘忍!由於這“宗教”的浪費和殘忍!至少可以有一種反抗的批判的思想出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四種思想的產生:

第一點人本主義在紀元前三世紀至六世紀,思想很發達,無論那一派那一家,其共同的一點是注意到“人”的社會,並且首創不能治人,怎樣祀神的論調,講所謂“治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