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宋人的正統論

字體:16+-

宋代官方推定的德性是火德,下麵有些非主流嘰嘰喳喳的,根本動搖不了大局。可是事實上,這些爭論已經是五德學說的回光返照了。從北宋開始,終於有明白人對這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奇怪學說感覺到了膩味,並開始對它進行猛烈抨擊。

並不是說從前就沒有明白人,大家都一樣渾,隻是就算犄角旮旯裏偶爾有幾個明白人,卻聚不成潮流,形不成氣候,他們的抨擊也都淹沒在了曆史大潮和浩瀚典籍之中,很難翻找出來,亂世裏麵沒人有閑空兒搞學術反思;相反,哄抬五德來給統治者塗光彩,從而求賞點兒殘羹剩飯的家夥倒是不少,這暫且不論。漢朝從武帝開始“獨尊儒術”,到了元帝幹脆“純任德教”,漢儒的祖師爺是董仲舒,集大成者是劉歆,這兩位大宗師都點頭的理論,當然沒人敢反駁啦。唐人浪漫主義氣息濃厚,咱們前麵說了,無論文學家還是藝術家都最喜歡這一類準行為藝術,所以也不怎麽會去批評。宋朝不一樣,相比唐人,宋人重理性,宋詩就因為太講理而被後來很多人罵沒有詩味兒,再加上老趙家利用科舉製度和冗官政策培養出一個規模空前的官僚集團來,大票閑人吃飽了飯沒事兒幹,就隻能去故紙堆裏鑽研學問嘍。

對於五德學說,第一個跳出來發難的是大儒胡瑗,此人字翼之,是理學先驅,被稱為“宋初三先生”之一(還有兩個是孫緮和石介)。胡瑗寫過一部《洪範口義》,從五德學說最早的理論基礎《洪範》開始批評起。

那麽《洪範》又是啥呢?我們知道,儒家經典裏有一本《尚書》,又叫《書經》,據說匯編了從唐堯、虞舜直到周代的好多篇官方曆史文獻,其中就有一篇《洪範》,據說其內容是商朝遺老箕子向周武王所傳授的“天地之大法”。

根據考證,《尚書》中很多篇章都是後人偽造的,而就算那些真正的古代文獻,也都被曆代儒家給篡改得麵目全非了。至於《洪範》,估計是春秋甚至戰國時代某些閑人的作品,因為裏麵提到天帝賜給大禹以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包括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和六極。瞧,裏麵提到五行了,五行就是春秋時代陰陽家們現搞出來的,無論箕子還是周武王全都不可能聽說過,而且五行理論也正是五德學說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