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南朝,轉過頭來再說北朝,首先是北魏。
北魏是由鮮卑拓跋氏族建立的王朝,鮮卑族的文化當然比不上漢文化,而就算在鮮卑族裏麵,拓跋氏原本也是最落後、最野蠻的,跟建立過前後燕的慕容氏根本沒法兒比。五胡亂華的時候,拓跋族也南遷中原,想要分一杯羹,在山西北部建立起代國來,後來被苻堅所滅。等到前秦崩潰,拓跋族的首領拓跋珪就趁機複國,不久後又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雖然文化特別落後、生產方式和組織結構都極原始,但當北魏逐漸發展起來以後,卻號稱自己也有中原人的血統,來頭非常之大——咱的祖宗也是黃帝咧!據說黃帝有個兒子名叫昌意,給封到了北方的大鮮卑山,就是拓跋氏的先祖。
等於說,一群強盜衝進了漢人的家,不但霸占了漢人的家產,還振振有詞地說:“其實咱們同一個祖宗,說不定我還是正根兒,這家產本來就有我一份兒。”但這種惡果也是漢人自找的,漢人總覺得全世界民族全都一家,隻不過我這支過得比你們好點兒而已。比方咱們前麵說過,司馬遷在《史記》裏就堂而皇之地記載著:“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原本的用意,是把自己傳說中的老祖宗黃帝哄抬成全人類初祖,誰想反倒被蠻族給反過來用了——哦,既然五百年前是一家嘛,那我繼承兄弟的產業,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啦。
總之,北魏拓跋氏自稱是黃帝的後裔,不論鄒老教授的舊五德學說,還是劉向、劉歆爺兒倆的新五德學說,德性世係裏麵黃帝都屬後土之德。拓跋氏因此“考據”出,北方俗語裏“土”字念“拓”,“後”字念“跋”,瞧吧,這就是咱的起源,有根有據有說法——其想象力真可謂曆代王朝之翹楚。
既然他們是黃帝之後,那什麽祥瑞、符讖啥的就都可以省了。拓跋珪改國號稱皇帝的時候,就依照這個說法,上應土德,服色尚黃,祭祀用白牲口,幹脆利落。嘖嘖,看人家北魏多氣派,別的朝代都是參考著前朝的德性來確定自己的德性,比如漢是火,魏就是土,宋是水,齊就是木,隻有北魏煌煌大氣,不跟那些小家夥蝸角相爭,直接從黃帝開始論輩分,根正苗紅……當然啦,這是官方的說法,事實上拓跋氏在建立北魏之前連一個帶“德”的勢力都沒消滅過,所以才無牛可吹,無德可替,隻能走祖宗路線——跟赫連勃勃有的一拚。所以說,這北魏的“土德”就跟孫猴子一樣是石頭裏憑空蹦出來的,壓根沒法兒排進五德生克的循環裏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