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的茶湯順著咽喉滑下去,朱瞻基放下手中的白瓷茶盞,從胸膛裏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四周很安靜,幾乎聽不到外麵的聲音。一縷縹緲的幽香從鎦金博山爐飄出,在空曠的殿中畫出一道雲流龍行的煙跡,先繚繞於銅鶴與平磨螺鈿屏風之間,又流連於幾重羅縠紗簾之上,儼然仙家景致。置身其間,很容易讓人忘掉俗世的一切煩惱。
可朱瞻基的心情,並沒有因此而好轉。
南京皇城分為兩重結構,外圍皇城,是百官衙署,內為紫禁宮城,為天子平居燕處之地。此時,太子正置身於宮城之內的長樂殿,有禁軍環繞,可謂固若金湯。可那種心驚肉跳的恐懼,依然像草蜱蟲死死咬在心尖,無論如何都撕扯不開。
朱卜花不在這裏,他將太子安頓在長樂殿之後,便匆匆離開了。襄城伯和三保太監暫時昏迷不醒,六部高官生死不明,他作為鎮守太監的副手,要做的事情山積海量,沒法一直陪在太子身邊。
朱卜花臨走前,說請太子在殿中寬心養神。其實朱瞻基心裏很明白,自己的當務之急,根本不是坐在長樂殿中安撫心緒,而是迅速召見幸存諸臣,把局勢穩定下來。朱卜花一個蒙古裔的內臣,很多事情根本做不得,必須太子親自出麵才行。
但這件事,做起來比說起來要難得多。
原先朱瞻基也曾觀摩過祖父和父親處理政事,也想象過自己有朝一日登基,該如何揮斥方遒。可到了自己親手執掌,才發現真是千頭萬緒,錯綜複雜。
該是救援為先,還是緝賊為主?該交由南京哪一個衙署負責?這些衙署要恢複運轉,該超擢副職還是從候缺的官員裏遞補?是頒給臨時護印還是正印?
更別說,還有軍隊調度、黎庶安撫、國庫支應、城防安排等一係列繁劇事務,光想一想,就讓朱瞻基的頭快炸了。最麻煩的是,京城一應開支,皆要仰賴江南漕運。南京一亂,整個南直隸和浙江布政使司必受波及,若南北漕運因此中斷,那就會是整個大明帝國的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