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讓伍利拿主意,他們不會在曼哈頓過夜。他們甚至不會開車穿過曼哈頓。他們會直接去他姐姐在哈得孫河畔黑斯廷斯的家,再從那裏去阿迪朗達克山。
曼哈頓的問題,在伍利看來,曼哈頓的問題在於它過於一成不變。花崗岩高樓左右林立,數英裏長的人行道綿延不絕。唉,每一天,數百萬人腳步沉重地在人行道上踩來踩去,穿過鋪著大理石地板的大廳,卻連一點凹痕都沒留下。更糟的是,曼哈頓絕對是一個期待泛濫的地方。麵對過剩的期待,人們不得不建起八十層的高樓,這樣就有足夠空間將它們一層一層疊起來。
但達奇斯想拜訪他的父親,所以他們從林肯公路開到林肯隧道,而林肯隧道在哈得孫河下麵,於是他們就來了。
如果他們要去曼哈頓,伍利支起枕頭時想著,至少這麽走才對。因為當他們從林肯隧道出來,達奇斯沒有左轉開往上城區。相反,他向右轉彎,一路開到伍利從沒去過的鮑厄裏街,到一家伍利從沒聽過的小旅館看望父親。伍利坐在大廳,望著外麵街道上發生的一切,就在那時,他碰巧看到一個人捧著一遝報紙經過——那人穿著一件寬鬆的外套,戴著一頂軟帽。
——鳥人!伍利對著窗戶喊道。真是太巧了!
他從椅子上跳起來,拍打玻璃。那人轉過身來,伍利才發現他其實不是鳥人。但因為伍利拍打了窗戶,那人捧著報紙走進大廳,直奔伍利的椅子。
達奇斯喜歡說自己對書過敏,要是那樣的話,那伍利也有類似的苦惱。他對每日新聞過敏。在紐約,時時刻刻都有事情正在發生。人們不僅希望你對這些事有所了解,也希望你隨時對這些事表達看法。事實上,有太多事情正在飛速發生,人們無法在單份報紙上全部刊完。紐約自然有賣得最好的《紐約時報》,但除此之外,還有《紐約郵報》《紐約每日新聞報》《紐約先驅論壇報》《紐約美國人日報》《世界電訊報》和《鏡報》。而這些隻是伍利一下子能想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