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內閣大學士,也不過是區區五品而已,相當於皇帝的秘書。
他們沒有處置權,隻有建議權。
別說跟蹇義的天官比,就算徐欽的少詹事,都比他們強出一截。
史料中所述的三楊輔政,其實是內閣權柄大了之後,才被後世吹噓起來的。
實際沒有那麽玄乎。
在永樂朝,當之無愧的政壇大佬,就隻有蹇義和夏原吉。
這二位一個執掌人事,一個執掌財政,曆經二十年而不倒,絕對是朱棣手下的台柱子。
偏偏這兩位政壇大佬跟徐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對於徐欽而言,人脈關係非常重要。
徐欽也終於明白,為什麽姚廣孝那麽有把握讓自己當少詹事。
他必定知道蹇義跟徐府兩代國公爺之間的關係。
這點,恐怕姑母徐妙雲也是知道的。
如果徐欽隻是個普通勳貴子弟,也就罷了。
可一旦發現他有才華,有見識,還有藩王之命格。
作為朱棣首輔的姚廣孝,豈能放過?
除了跟徐妙雲的特殊關係,獲得大多數朝臣認可,眼下不可或缺。
忽然間,徐欽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似乎又要高出那麽一丟丟。
“尚書大人,選賢舉能是人臣之本分,我爺爺和我爹能推薦您,必是您懷有安邦定國之策。”
“可晚輩年紀尚小,當這個四品少詹事,純粹是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
“晚輩琢磨著,您執掌吏部考評,找個機會,給我打個差評,讓我回去就是。”
徐欽半真半假。
蹇義聞言,差點將一口茶水噴出來。
別人千方百計求他給好評,都是為了早日升官。
可主動要求給差評的,恐怕打起燈籠滿世界找,都難。
眼前這位魏國公世衛,當真是與眾不同。
莫非,他想來這裏是探個虛實?
“我說徐公子,東宮詹事府可是太子對外參政議政的重要窗口,通達政務,聯係內外,調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