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戰士的餐桌:二戰各國戰地飲食傳奇

第三章 蘇聯篇

字體:16+-

在二戰反法西斯陣營的主要成員國中,蘇聯遭遇的危難和付出的代價僅次於中國。在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後僅半年,蘇聯失地千裏,損兵百萬,瀕臨崩潰邊緣。然而,憑借俄羅斯民族特有的韌性,蘇聯軍民挺過難關、積蓄力量、反敗為勝,最終直搗納粹帝國的巢穴,贏得了最終勝利。在長達1400餘天的蘇德戰爭中,蘇聯人實際上一直在同兩個敵人作戰,一個是凶悍的軸心國軍隊,另一個則是饑餓。由於在戰爭初期就失去了最富庶的糧食產地,蘇聯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深受食品匱乏的困擾,蘇軍士兵的夥食即使以最低的西方標準衡量都是粗劣且不足的,在主要參戰國中可能僅略好於積貧積弱的中國。蘇聯為了戰勝饑餓利用了各種手段和資源,包括深入動員征集和生產的糧食,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援助的罐頭和食品,還有前線部隊自行籌集的物資,甚至從敵人手中繳獲的戰利品,而最有力的武器還是被戰鬥民族奉為“生命之水”的伏特加!

俄羅斯雖大已無路可退——二戰蘇軍飲食縱覽曆史上,俄國士兵素以堅韌耐勞而著稱,對於惡劣環境和粗糙飲食有著超強的忍耐力,這一特質也被蘇聯軍隊所繼承。相比沙俄時代的俄國軍隊,蘇聯紅軍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後勤供應能力還是有所增強的,得益於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的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蘇聯的工農業生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工業的迅猛發展為軍隊提供了大量技術裝備,農業在推進集體化過程中雖然遇到了挫折,但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糧食產量獲得增長,為軍隊的有效後勤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蘇聯的糧食產量在1937年達到戰前的最高峰,為9740萬噸,相比之下沙俄時代在一戰前糧食產量最高的1913年才7650萬噸。在此後幾年中,盡管大規模擴軍動員了上百萬農民入伍,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但到1940年蘇聯的糧食產量仍達到9560萬噸,同年還生產了1076萬噸牛奶及乳製品、210萬噸肉類和7610萬噸土豆。充足的農產品供應確保蘇軍的夥食標準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以1940年蘇軍山地部隊的每日口糧供給標準為例,每個士兵每天可以得到麵包1000克、肉350克、動物油脂60克、豆類和穀物200克、新鮮蔬菜350克或幹菜70克,此外還有鹽、糖、番茄醬、果汁、茶葉、幹果等配給,必要時還可以額外提供200~400克的罐頭肉或50~100克的乳製品,應該說數量和營養都是很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