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心理學

第五節 理論評價

字體:16+-

一、理論貢獻

弗洛姆把心理現象放到廣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無疑大大拓寬了精神分析以及整個心理學研究的視野。他從個體的小圈子跳出來,關注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況,以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和困境作為關注的核心,把心理疾病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廣泛利用曆史文獻作為研究論據,這些都是弗洛姆理論的特色和貢獻所在。此外,弗洛姆對釋夢、自由和極權主義的理解頗有獨到之處,他關於男女平等的觀點要比弗洛伊德進步,他對生理驅力的承認也要比阿德勒完全否認行為的內在決定性要來得合理。

弗洛姆作為一個具有深切人文關懷的心理學家,他對普通大眾生活狀況的關注是值得稱道的,他發出的能源危機、饑荒和核戰是現代社會三大威脅的警告,充分顯示了他睿智的預見性以及對生命責無旁貸的勇氣。

二、理論缺陷

弗洛姆理論中受到非議和批評最多的無疑就是他的社會變革論,雖然他創造性地將精神分析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他的學說畢竟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因此這樣的社會改革理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烏托邦的空想主義,而且他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也是空泛的,難以實施。所以雖然弗洛姆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還是難免會被人詬病,認為他所做的超出了一個心理學家的本分。

在弗洛姆的著作中,似乎缺少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不少現代心理學家把他的觀點視作是尚未獲得實證研究支持的哲學觀點。另外,較難發現他的結論與其治療實踐之間的對應關係,再加上缺乏硬性的數據,使他的著作顯示出明顯的說教意味,流於主觀化。弗洛姆的理論相對來說也沒有衍生出多少質性研究,或許也與其理論概念和觀點過於抽象、難以操作化有關。